“谢节帅”
宋文通缓缓低头作揖,但低头的时候,脸上却闪过些许不耐烦。
等他起身,脸色又恢复如常,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与此同时,李弘规开始按照宋文通的建议,对南边的昭义派出使者,准备说服昭义起兵反刘。
自赵州南下昭义不过百余里,故此使者仅仅花费两日便抵达了邢州。
昭义治所本在潞州,只是随着刘继隆占据河东全境后,卢匡便东迁来到了邢州,而邢州以邢窑闻名,故此繁华。
卢匡出身范阳卢氏,而范阳卢氏以经学传家,因此卢匡向来注重礼法,对昭义镇这些跋扈的军头,他也素以恩赏并济。
对于刘继隆入主洛阳,他倒是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李唐颓势十分明显,不然也不会冒出如此多的流民和义军。
他倒是想守着昭义镇来提高价码,但刘继隆始终不表态,加上镇内军头厌恶刘继隆,所以他还能僵持着。
只是时局变化太快,刘继隆同时南征北战,甚至要对付三镇的消息传出后,昭义镇内的那些军头便撒了欢。
如今成德、魏博纷纷朝他送来书信,言语间威逼利诱,他若是还不表态,恐怕昭义镇内众人便要不服他了。
“诸位如何看待此事?”
衙门主位,年过五旬的卢匡看着堂内军将们,主动开口询问起来。
“朝廷不给我们活路,自然只有打!”
“此前都是朝廷每岁拨发钱粮给我们,如今却要我们起运钱粮给朝廷,不给钱粮还要讨平我等,自然要打!”
“没错,只有打”
军将们的话出奇一致,卢匡看后心底叹了口气,他早就知道这群人是这种态度。
如今王景崇、韩君雄的书信都摆到面前,就算他想拖也拖不了。
他若是想要弃官而走,这群人必然要群起而攻,可谓进退两难。
“既是如此,那便以孟方立、安敬思二位率军响应魏博,领兵八千南下驰援卫州吧。”
卢匡觉得这么做已经差不多了,但军将中却有人质问道:“敢问使君,表文呢?”
卢匡皱眉,他可不想发表文,毕竟发表文就代表他个人也反对刘继隆了。
他可不认为昭义有河朔三镇那样的实力,若是自己表文,事后肯定会被刘继隆追究。
只是看着众将面色不善的看向他,他也只能硬着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