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恭恐怕不好攻打”
曹茂皱眉开口,因为他对关内道的情况十分了解,刘继隆听后也颔首道:“你想说的是地斤泽不好攻打吧?”
地斤泽,这是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上水草丰美的一块牧场,后世李继迁遭遇不利,随即率部退往地斤泽,而宋军则是苦于地斤泽四周人口稀少和沙漠庇护而难以深入围剿。
好在如今关内道的人口还算充足,且平夏部也还没有达到历史上的那种强盛。
如今的李思恭麾下虽然有不少骑兵,但能穿戴铁札甲的甲骑却并不算多,不过区区数千骑罢了。
若是面对此前京西北诸镇的局面,李思恭或许还能有所作为,但如今面对汉军动辄数万兵马的威势,刘继隆并不认为李思恭会蠢到和朝廷开战。
他可不是唐宣宗李忱,党项人没有资格在他面前耀武扬威。
南征之前随手将其收拾,也耗费不了多少时间。
“陇右、关内、河东三道,精骑足有万五之数,讨平区区党项,轻而易举,不必担心。”
刘继隆安抚着曹茂,同时也对如今可以轻易动用万余骑兵去讨平一方势力的情况生出感叹。
六年前的他,连一万骑兵都凑不齐。
六年之后,汉军之中骑兵已经不下四万,再过数年则恐怕还能翻一倍。
只是汉军还没有需要动用十万骑兵的对手,骑兵养起来可没有那么便宜。
寻常汉军步卒的军饷在十五贯,调离原籍则是二十贯,而马步兵则是二十二贯,骑兵则是二十五贯。
十万精骑,每年光军饷就得二百五十万贯,更别提照顾军马、乘马的马料和草束了。
杂七杂八算在一起,十万精骑起码要耗费三百多万贯,是如今朝廷近乎两成的财政。
正因如此,维持五万左右骑兵,基本就是刘继隆对于日后北疆的安排了,再多就养不起了。
如今火炮研制的进度越来越快,想来等到天下太平时,自己便可以跳过火门枪,直接研究火绳枪或燧发枪了。
如果能提前把火绳枪或燧发枪弄出来,四五十万军队绝对足够他开疆拓土,守土安民。
“北边有消息传来吗?”
想到日后的守土安民,刘继隆便自然而然想到了自古而今,悬挂在中原头顶的两漠之地。
按照原本的历史,黠戛斯本就是在最后的大汗死后开始内乱,继而造成两漠近百年的权力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