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多放柴火?”
“已经放到最多了”
两名郎中开口回复,高进达则是摇摇头道;“这政务堂太大,火墙还是不行,明年开春后让人弄个火炕便好了。”
在他这么说后,陆龟蒙便不好再说什么,而此时堂外也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高进达抬头看去,但见张延晖拿着几份敕令与文册前来,连忙起身迎接。
“高相,这是殿下前日发出的敕令。”
张延晖呈上敕令,高进达则是接过后再重新坐下,仔细翻阅起来。
一刻钟后,高进达这才舒缓了口气,伸出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只觉得有些模糊。
“殿下准备先对北边用兵,但好在规模倒也不算大,主要是将河南地的党项诸部迁徙打散到河南,授予他们头人及其子嗣官职来安置。”
“若是他们不愿意,恐怕会发三道骑兵围剿,需得动用数万民夫协助才行。”
“此外,这文册是讨平诸镇后论功行赏的册封文册,只是苦了张郎君了。”
高进达高兴笑着抚须看向张延晖,陆龟蒙也好奇看向他。
张延晖则是有些迷糊,毕竟他没敢私下翻看敕令和文册,只能询问道:“敢问高相,下官是得了什么官职?”
高进达见状笑着翻开文册,找到张延晖那页后说道:“以朝议大夫、太子中舍人张延晖仕蔡州刺史。”
“蔡州?”陆龟蒙愣了下,随后才反应过来高进达为什么说苦了张延晖了。
蔡州曾经也是河南道大州,可经过秦宗权的祸害后,蔡州人口仅存不到三万。
如今虽说恢复了数年太平,人口却依旧不过七万余口,降级成了下州。
若是放在平常,这倒也没有什么,但如今朝廷南征在即,蔡州也是战争前线。
刘继隆此举,显然是准备让张延晖去好好治理蔡州,保障从蔡州经过的军队军需,以此来磨砺他。
要知道,张延晖如今不过十七,却已经成了正四品下的蔡州刺史。
哪怕日后刘继隆不再拔擢,张延晖也能在四十岁前,轻松执宰南衙。
这种待遇,不免让陆龟蒙及政事堂内许多官员露出羡慕之色。
哪怕众人知道张延晖此行并不轻松,却依旧羡慕,毕竟能得到回报的苦累,并不值得害怕。
“下官明悟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如今的张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