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吸了口凉气,只觉得自家殿下确实是天眷之人。
自古而今,还没听说过有几个人能持着十几斤沉重干戈,舞动一个时辰的情况。
他们纷纷敬佩后退,看着刘继隆又继续舞动干戈大半个时辰,直到亥时到来,才见到刘继隆缓缓停下了舞动。
“送神!”
略微疲惫的声音从金黄色四目面具下传出,官员们纷纷两人一组抱着纸俑上前,抛入社火之中焚烧。
曹茂与乐师们尽皆停下,随后便见刘继隆与那十二名头戴兽面彩绘面具的孩童纷纷转身离去。
舞终乃背行,示邪祟已去,百姓不得喧哗,必须诚心送神而去。
刘继隆提着干戈回到县衙正堂,坐下后这才将干戈放下,脱下面具。
此刻他也算是汗流浃背,喉咙宛若火烧般,但他并没感觉到疲惫,而是觉得十分痛快。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果不其然。”
刘继隆回想着刚才四周百姓的模样,只觉得祭祀并非只是传统与迷信,而是能团结军民,提振民心的手段。
“殿下!”
半个时辰后,曹茂带着河阴县的所有官员都赶了回来,他们见到刘继隆的样子,纷纷躬身作揖。
“不必如此,都起身坐下吧,希望此次祭祀,吾没有让诸位失望。”
刘继隆自谦说着,曹茂等官员纷纷摇头:“殿下自谦了,百姓们送完社火后,都认为以今年殿下之辛勤,必然是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在百姓看来,祭祀社火时舞动干戈的时间越长,就能驱散更多不好的灾害。
自古而今,河阴县没有出过类似刘继隆这种舞动干戈一个多时辰的存在。
今日所见过后,不仅是河阴县的百姓会口口传颂此事,便是四周诸县乃至整个河南河北都会传播出去。
这是安定河北、河南人心的最好手段,也是耗费最少的手段。
若非如此,刘继隆自然不会将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他宁愿去调度钱粮来预防灾害。
“肉条都安排人送往各户了吗?”
刘继隆询问曹茂他们,曹茂连忙点头:“每户送一斤,以此庆贺社火祭祀圆满。”
得知事情安排妥当,刘继隆便松了口气,继而询问河阴县令道:“今年黄河两岸河滩,可还曾发现蝗虫卵?”
“回禀殿下,自咸通十年殿下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