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冰条都是去岁入冬时准备的吧?”
刘继隆询问管理宫殿的官员,官员连忙回应道:
“行宫中有两座冰库,可存放数千根冰条,每年入夏后,每个衙门都能领取相应数量的冰条来避暑。”
“按照过往经验,这四根冰条应该能让殿下当日安然理政。”
见官员如此说,刘继隆便吩咐道:“日后在偏殿门口摆放两根便足够,所有议事来偏殿即可,不必如此铺张。”
“臣领命”官员连忙应下,随后见刘继隆没有吩咐便退了出去。
在他离开后不久,曹茂与赵英便已经选好了住所,随后来到了偏殿参见刘继隆。
他们除了自己到来外,还带来了此前被刘继隆吩咐调查山南东道各类事宜的起居注郎敬翔。
敬翔这个名字,刘继隆十分熟悉,但不知道为何,却始终想不起来。
如今见他到来,便干脆询问道:“调查如何了?”
“回禀殿下。”敬翔恭敬站在偏殿内,对刘继隆作揖道:
“诸县乡对于这些释还兵卒,确实多有忽视,此外臣发现不少县官乡吏都在为难这些人,更有甚者则是在乡里扶持富户,隐隐有形成豪强的情况。”
敬翔看似平静,实际上当初他接令后就知道,自己如果只是调查这些释还兵卒,那肯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功绩。
正因如此,他借助调查这些事情的时间,顺手查出了不少官吏与地方富户豪强勾结的事情。
“可有证据?”
刘继隆闻言波澜不惊,仿佛早就知道了这些事情,甚至都没有询问敬翔,都察院巡察是否知晓。
面对他如此态度,尚且年轻的敬翔也有些吃不准这位殿下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只能硬着头皮道:“尽皆臣住所之处。”
“稍后汝将其交给赵都尉,接下来的就不用你管了,继续回来做起居注郎吧。”
刘继隆吩咐着,敬翔松了口气,随即称是。
在他应下后,刘继隆便示意让他先退下休息,在他走后才看向赵英:
“该查的查,但是不要把动静闹大,现在正值关键时刻,稳住内部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官吏的毛病,等到南边的战事结束再处置。”
“是!”赵英不假思索应下,曹茂则是听着这些话,默不作声。
不多时,刘继隆便令二人下去休息,而他随身带来的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