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城面前,数枚击中了低矮的多田城墙,余下四十多枚则是尽数打空,落入城内。
“嘭”
“额啊!”
落入城内的炮弹砸毁了民舍,甚至击中了百姓,将其当场砸死。
女墙背后坐着的鲁褥月看着远处那几乎看不见的火炮,此刻只能牙关紧咬,等待麾下左右兵马使来禀报。
不多时,两名兵马使连忙赶来城楼处,对鲁褥月禀告了城墙的情况。
“叛军以妖术攻打城门西侧百余步外城墙,城墙中铁球七枚,城墙落石块,并无大碍!”
“城门东侧无碍”
二人禀告过后,鲁褥月略微松了口气,尽管汉军手段令人捉摸不透,但此物想必也与投石机相差不多,只是威力更大,更容易命中罢了。
“继续注意各段城墙情况!”
他冷脸吩咐一声,随后便继续等待起了汉军的下一轮进攻。
他倒是没有利用投石机反击,因为就双方的距离,他一看就知道己方投石机根本不可能打中对方。
换而言之,他们现在只能被动挨打,等待汉军攻破城墙,双方距离开始拉近后再出手。
“放!”
“轰隆隆——”
从清晨到黄昏,几乎每隔半盏茶的时间,汉军阵地上的火炮便要齐齐发作一次,随后便以湿布开始擦拭降温。
这么做对于火炮寿命会有影响,但对于掌握了整个北方的汉军来说,随着临州火药厂开始下放到诸道,汉军的火药和铁料产量都在不断增长。
更何况如今的这些火炮,实际上根本达不到刘继隆的要求,可以说只是过渡产品。
正因如此,刘继隆才会让炮兵用湿布来为火炮降温,但即便如此,每门火炮依旧能打出五十到六十发炮弹。
每日消耗的炮弹在两千五百到三千不等,而这些炮弹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王建所部随军的工匠就能当场铸造。
鲁褥月虽然可以迁徙百姓,焚毁粮仓,但军械坊内铁料却摧毁不了,更别提带走了。
这些铁料都便宜了王建,而此刻的军队营盘内角落,数百名铁匠及上千名学徒正在不断用缴获而来的铁料来浇筑铁炮弹。
炮弹表面的毛刺交给学徒打磨,每日可出三千枚炮弹,完全可以填补上汉军所缺。
除非鲁褥月能将各城池铁料带走,不然汉军就能不断用缴获的铁料来浇筑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