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二三十年后,随着人口和复耕的土地增加,那个时候再将正税稍稍降低为十税一乃至十五税一也不迟。
“今年度支过后,朝廷是能积存还是积欠?”
刘继隆将手中文册放在桌上,目光平静的询问敬翔。
敬翔听后,当即便在文册中找出度支的文册,接着与刘继隆解释起来。
“今岁赋税诸色折纳,得铜钱二千六百万贯有奇;而正军、州镇戍卒粮饷,并日食之费,凡一千五百八十二万贯。”
“朝官俸禄,并国子监及关西诸官学教习,暨陇右官学之费,计七百二十万贯。”
“工部浚河道、筑堤渠,拨钱八十万贯,宫廷拨钱二十万贯,关中皇陵维系十五万贯,王府调拨五万贯,朝廷犹欠二十二万贯。”
在敬翔的三言两语间,刘继隆方才知道朝廷今年财政积欠二十二万贯。
这还是已经裁汰了三万四千多正兵,八万多州、民兵的情况下。
“裁军还得继续”
刘继隆眉头微皱,同时舒缓一口气道:“催促五军都督府将兵马裁汰为定额,所裁汰的兵马,若是愿意前往他处任职,可调往地方担任官吏。”
“至于屯军不仅不能削减,还要不断招募能够适应开垦之地的百姓前往。”
经过扫盲的将士,担任个普通吏员还是没有问题的,实在不行就开设官学,教导他们学习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
必须将正军削减到四十三万左右,将州兵削减到十五万以内,而屯兵不仅不能削减,反而越多越好。
屯兵越多,说明朝廷对于边塞蛮荒之地的开拓越多,所获耕地越来越多。
如今朝廷的屯兵,主要在岭南、黔中、湖南和江西,以及西域等处。
这些地方的粮食价格不低,但屯兵每年八贯的俸禄也不低,相当于是职业农民。
这点是刘继隆吸取了明代卫所的教训,所弄成的新制度。
明代卫所对于开拓西南确实有很大的功劳,但朱元璋制定的八战二屯和屯田产出尽数上交,每年发军饷十二石和布匹食盐的手段着实有些太过苛刻。
刘继隆干脆把战兵和屯兵划分开来,征战和围剿蛮寇的事情交给战兵去做,因为任务危险,所以军饷根据其兵种制定为十五到二十贯不等。
屯兵只需要在战兵讨平蛮寇后,将那些蛮荒之地开垦为耕地,便每年能领取八贯。
以如今各地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