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没有任何武器后,赵大柱被推入帐篷,他抬眼就见到了一名样貌威严的武将。
武将身穿甲胄,坐在一张临时桌案后,桌案上除了书籍文书外,还有一块黑布盖着一个圆形的东西。
赵大柱祖上几代都是军户,自然认出这个武将身上穿着总兵的甲胄,他顿时对着这名武将说道:
“见过戚总兵!”
戚继光目光如炬,看向跪在地上的赵大柱,他放下手里的兵书说道:
“赵大柱,你可知罪?”
赵大柱跪在地上说道:
“草民知罪。”
赵大柱满肚子的疑惑,他是朝廷通缉的要犯,对方是总管大同军务的总兵官。
自己这种身份的叛贼,根本不需要戚继光这个总兵官亲自出马,戚继光的手下斩杀了自己,戚继光的功劳也不会少。
戚继光就没有见自己的必要!
戚继光走下座位,亲自将赵大柱扶起来,接着缓声说道:
“赵大柱,大同下河村人,因为上司百户赵成诬陷谋反,下河赵家村三十一口全部被屠。”
听到戚继光这么说,赵大柱眼睛里满是泪水。
戚继光叹息一声说道:
“你也是可怜人,但你已经是朝廷认定的叛贼。”
赵大柱跪在地上对着戚继光说道:
“戚将军!罪民能听到您这句话,死了也值了!请将军立刻斩了俺,向朝廷交差!”
戚继光却话锋一转说道:
“本官的意思,你现在是朝廷认定的叛贼,但是你还有机会。”
“机会?”
戚继光回到座位上,接着将一张手绘的塞外简易地图递给赵大柱。
“你常在边关往来,知道板升城吧?”
赵大柱连连点头说道:
“俺听草原上的客商说过,俺达汗筑城板升,是草原上最繁华的城市。”
戚继光点点头。
板升城,俺答在丰州滩所建造的城市。
大明北方边民因不堪压榨,多逃亡于蒙古地区,并逐渐定居于丰州滩一带,和蒙古人聚居在板升城附近。
戚继光抵达大同后,在搜集了草原的消息后,很快就确定,俺答部最大的威胁,就是这座板升城。
俺达汗筑城,吸收汉人农耕商贸,就等于有了基本盘,也是从俺答部定居板升城开始,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