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那位姓孙的老翰林字写的不错,监察御史齐康曾经向他求字,这位老翰林不仅不给面子,还在加上提了一联。”
众人对这种八卦都很好奇,连忙问道:“什么?”
沈一贯不愧是小灵通,这种消息都能打听到,他说道:
“上联:御史求字,字字如金;下联:翰苑拒墨,墨墨似铁。”
好家伙,就连最不擅长交际的罗万化,也对这位翰林前辈有些无语,别人向你求字你不给也就算了,写这样的对联就是彻底得罪人了。
王家屏皱眉说道:
“可就算这样,那齐御史也不至于在京察中报复吧?”
沈一贯看向苏泽,接着说道:
“这齐御史,可是高阁老的门生。”
苏泽思考了一下,想起了这号人物。
苏泽又皱起眉,这齐康似乎是一号人物,在高拱罢相后,带头弹劾过徐阶“侵占民田”,虽然不了了之,但是也让时任首辅徐阶十分忌惮。
高拱复相之后,齐康就成了高拱安插在都察院中的领导者。
而历史上,在隆庆朝末期,齐康又突然背刺高拱。
六科都察院果然不养闲人。
这样看来,齐康是个气量狭窄的小人,这姓孙的老翰林得罪了齐康,也难怪要被整。
说完了八卦,罗万化也有些担忧的说道:
“肩吾兄,别说别人了,咱们明年也要京察吧?”
在场五人,王家屏和张位都还是庶吉士,没有正式授官,不用参加明年的京察。
苏泽、罗万化、沈一贯都是有官职在身的,都要参加明年的京察。
沈一贯轻松的说道:
“一甫兄不用担忧,都察院的访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堂审,最后还需要吏部公议,有苏兄在,你害怕京察不过关吗?”
罗万化微微松了一口气。
沈一贯感慨说道:
“只是那几位老翰林,如果没有掌院学士力保,怕是要被贬谪出京了。”
王家屏和张位还不知道官场的险恶,他们疑惑的问道:
“这么严重?不是还有堂审吗?”
沈一贯摇头说道:
“都察院都出了访单,上官和吏部如果推翻了都察院的访单,日后这些官员出了事情,言官定然不会放过相关的官员。”
“如果两位兄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