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炭自尽的,正是用了子霖兄在乐府新报上辨析过的炭毒。如今不少翰林都在为孙翰林鸣不平,又拿起子霖兄说事了。”
苏泽有些哭笑不得,这样也能和自己扯上关系?
孙翰林的遭遇,还是给众人极大的震撼,刚刚还欢声笑语的报馆公房内,一下子沉默了下来。
苏泽沉默了一会儿,走到书桌前提起了笔。
沈一贯疑惑的问道:
“子霖兄,马上都要锁衙了,你还写什么?”
苏泽淡淡的说道:
“我要上疏。”
“啊?”
在场的众人都愣住了。
虽说内阁和通政司会值守到除夕,过年期间也有人值班,但那是为了处理军国大事和紧急军情的。
默认过了腊月二十,京师官员都开始休息,现在上疏?
沈一贯突然想起了苏泽“苏二疏”的外号,忍不住说道:
“子霖兄,你还真要凑齐一个月两封奏疏啊?”
说完这些,在场众人都笑了起来。
苏泽跟着笑了一下,但是他很快就收敛笑容说道:
“这封奏疏兹事体大,诸位还是不要附署了吧,若是有人问道,你们就说不知就行了。”
沈一贯和罗万化听到苏泽这么说,反而说道:
“苏兄说的哪里话!你是要为孙翰林直言吧?这次都察院是欺人太甚了!”
王家屏和张位也点头,他们也为了孙翰林的死有点兔死狐悲,苏泽这样的风云人物大明朝几百年也没出几个,很多翰林都是庸庸碌碌的在翰林院混了一辈子。
如果这样也要被都察院刁难,那翰林院还有何地位可言。
但是苏泽却摇头说道:
“是,也不是。”
四人围了过来,却见到苏泽已经写下了奏疏的题目——
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疏。
这是什么?
苏泽写的很快,而四人刚刚看完开头,都惊骇的退后两步。
“子霖兄!”
最先开口的是沈一贯,他脸色难看的说道:
“此疏一上,你可是要得罪万千臣工了!”
就连罗万化也连忙说道:
“子霖兄!这也太激进了!”
王家屏和张位更是不敢说话,他们只恨自己为什么要凑上来,现在出言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