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则新闻,则是户部的照会,朝廷在登莱铸造了新币,报纸上还刊印了新币的正反样式。
前几天范宽就从同住宿在大同会馆的商人那边,得到了银币和黄铜币。
范宽也研究了半天,却不知道黄铜币到底是什么材料所铸。
登莱铸造的银币样式精美,手工仿制的成本太高了。
范宽命人快马将新币送回大同,晋商这几个商号都有钱庄的业务,自然也会涉及到假币业务。
前几次朝廷发币,范氏都通过私铸赚了一大笔。
至于能不能私铸仿制,那就看主家那边有没有办法了。
范宽再次翻开报纸,来到第五版“格物致知”的版块。
蓟辽治河杂览?
范宽一惊,前些日子他就听说,登莱又重启海输之议。
今天报纸上这篇文章,难道是意有所指?
范宽正襟危坐,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等看完之后,他觉得脊背发凉。
常年出入工部官员府上,范宽也算是半个治河专家了。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的专业,讲的就是开凿辽东运河的难度。
文章从地脉险峻开始,辽东河流的情况娓娓道来,将在辽东开凿运河的难处一一道来。
接着文章又将辽东的自然情况,冻土绵延,就是开凿出运河,每年也要有四个月的冰淩期无法行船。
最后文章又讲了辽东河流夷夏交错,不少河流都要经过女真人的地盘,而这些地方又多抗拒汉令,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淤塞整个航道。
三个理由层层递进,没有宣泄情绪,而是列数了辽东开河的难处。
苏泽还懂治河?
范宽再一看署名,这文章竟然不是苏泽写的?
前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潘季驯?
范宽立刻想起来了这个人名。
前任工部尚书朱衡,曾经在嘉靖皇帝的旨意下治理黄河。
而这个潘季驯,就是协助朱衡治理黄河的官员。
如今工部的内部,不少人都对潘季驯的专业能力十分的佩服,认为他是当今天下治水第一人!
等等,潘季驯不是在嘉靖四十五年丁忧归乡,如今还在老家吗?
苏泽是什么时候向潘季驯约稿的?
范宽当然不知道,苏泽有飞鸽传书这样的神器,潘季驯是湖州人,苏泽靠着徐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