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象锦衣卫的训练,这十二头大象都是十分的听话。
看完以后,苏泽对着王三说道:“养象所俸饷的事情,本官会想办法的。”
听到苏泽这么说,王三千恩万谢。
只是他和养象所的锦衣卫不知道,苏泽是准备用干什么办法解决他们的俸饷问题。
——
六月七日,暂代通政使的杨思忠,心情复杂的接过了下属递来的奏疏。
他逐渐理解了前任李一元的想法了,如果每次苏泽的奏疏都这么炸裂,自己真的要辞官养老了。
杨思忠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有人上书言锦衣卫的事情?
杨思忠摇了摇头,锦衣卫的积弊,文官不是不知道。
但是锦衣卫是皇帝的爪牙耳目,有分量的大臣都是不敢请求改革锦衣卫的,因为这样做会让皇帝觉得别有居心。
你要改革锦衣卫,是想要限制皇权吗?
而没分量的大臣,就更不敢上书言锦衣卫的事情了。
他们也怕锦衣卫报复啊!
锦衣卫的问题就这样一代代积累下来,成为一个无法触碰的雷区。
可偏偏出了苏泽这样的人。
苏泽的职位不高,不会让皇帝猜疑。
但是苏泽的名声很大,入仕以来的战绩了得,锦衣卫也不敢得罪他。
更重要的是,苏子霖一心为公,朝中大臣,反对苏泽的,还是赞同苏泽的,都认可这个人设,苏泽上疏都是为了国家大计,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这一切种种结合起来,才让苏泽可以坦然的上书讨论锦衣卫的事务。
加上隆庆皇帝自己不喜欢动用锦衣卫,导致锦衣卫的地位降低,才让苏泽有了上疏的机会。
可就算是这样,有关锦衣卫的讨论,也必然会成为烫手山芋。
通政副使杨思忠看完了奏疏后,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这里面还有刑部的事情?
一想到那位坑了自己,调任刑部侍郎的李一元,杨思忠脸上露出笑容。
杨思忠也和他的前任一样,亲自夹着苏泽的奏疏来到了内阁。
——
内阁中,首辅李春芳最近又请了病假。
坊间传闻是这位李首辅在“春困”之后又犯了“夏乏”,是借着称病的名义在家偷懒。
但是也有人说,李首辅家中夜夜点燃鲸油灯,李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