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对制度进行变革。
先建立统一的会计录,再制定更平准的税赋,掌握全国的财政情况,才可以厘清全国的财政基础,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银子。
等皇帝冷静下来,这份奏疏也不那么刺耳了。
今天冯保奉了皇帝的旨意,前往内阁,询问京畿暴雨抗灾的情况。
而实际上冯保知道,这是皇帝要缓和和内阁的紧张关系了。
冯保走入内阁,下了这么大的暴雨,李春芳自然要返回内阁坐镇。
内阁四位辅臣都在,冯保宣读了皇帝的旨意,由李春芳汇报了京畿水灾的情况,表示这次水灾顺天府早有预案,去年冬季也提前做了水渠疏通的工程,不会造成太的灾祸。
就在冯保准备回去覆命的时候,张居正站了起来。
“冯公公,本官有一份奏疏,要面陈陛下。”
冯保快要被吓死了,他以为张居正是要继续上书,想要劝说张居正放弃。
但是内阁还有其他辅臣,而且李春芳、高拱和赵贞吉都没有其他表情。
张居正知道冯保误会了,他说道:
“不是户部奏议的事情,这份奏疏是南直隶海瑞海巡抚的加急奏疏。”
听到不是户部奏议的事情,冯保也松了一口气。
但是听说是海瑞的奏疏,冯保又不淡定了。
这位可是上治安疏的猛人,他一份治安疏可是比苏泽至今所有的奏疏加起来威力都要大啊!
张居正又说道:“海巡抚的奏疏内阁都看了,诸位阁老都赞同他的奏疏。”
冯保这下子放心了,那这份奏疏应该是无害的。
冯保只好带着张居正,一路上向御书房走去。
等到张居正进入御书房的时候,隆庆皇帝已经提前得了太监通报。
他看向衣角沾着雨滴的张居正,又想起自己难熬的潜邸岁月,那时候高师傅张师傅经常畅论国朝弊病,讲着要怎么革除这些弊病。
一想到这里,之前对张居正的那点猜疑,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给张师傅拿些干布来。”
“赐座!”
张居正没有立刻坐下,而是掏出了怀里的奏疏。
“陛下,这是应天巡抚海瑞的奏疏,是有关丝绢案的。”
“丝绢案?”
张居正说道:
“陛下,这是一笔前朝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