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以及一众身穿将袍的勋贵重臣。
大佬们继续议事,兵部侍郎曹邦辅则带着苏泽来到角落说道:
“东胜卫军情。”
果不其然。
苏泽不敢打扰大佬们议事,低声问道:
“是俺答哪一部入寇?黄台吉部?还是东蒙诸部?”
曹邦辅说道:
“都不是,是套虏兀慎部。”
苏泽一想,这个结果也是不出所料。
兀慎部是原本盘踞在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算是俺答部的附庸。
接羔期搜套,戚继光大破兀慎部,兀慎部退回到河套以北。
草原上的土地本来就是紧张的,要不然兀慎部也不会冒险侵入河套放牧,这些套虏本身就是被残酷的草原“挤”到河套地区的。
虽然俺答汗接纳了他们,但是草原残酷的竞争,让兀慎部的日子很难熬。
当然,更难熬的事情是,马上要到冬天了。
草原的冬季是十分残酷的,如果没有物资过冬,兀慎部要比被戚继光攻打时候死更多的人。
所以在俺答上层明里暗里的暗示下,兀慎部做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兀慎部被当做试探大明军事实力的炮灰,在入冬前推到了东胜卫之前。
真是好算计啊!
苏泽也承认,俺达汗虽然已经老了,但是权术手段已经到了巅峰造极的境界。
好消息就是俺达汗已经老了。
他的继承人黄台吉明显没有父汗的手段,他甚至都看不清俺达汗的布置。
恐怕唯一能够理解俺达汗的,就是那位三娘子了。
兀慎部能打赢自然好,俺答部就会撕毁和大明的和平协议,摧毁东胜卫棱堡,拔掉这根钉进草原的钉子。
如果打输了,俺答部就会将责任扣在兀慎部独走上,兀慎部和戚继光有仇,俺达汗也控制不住他们。
“少司马,前线情况如何?”
曹邦辅说道:
“兀慎部纠集了套虏五万,当然这个数字是有水分的,但是万骑有的。”
万骑,也难怪大明这么紧张。
大明对于俺答部的估算就是“控弦之士十八万。”
这和草原巅峰时期不能比,甚至连瓦剌时期都比不了。
嘉靖年间北方气候急剧变化,草原连续多年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