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说道:
“对于坐商,还是应该定额。”
“定额?”
苏泽说道:
“根据行业不同,商铺面积不同,核定每月的商税。”
张居正立刻理解了苏泽的意思。
其实任何国家最早的商税,都是定额税。
在苏泽穿越前,对于没有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局也都是定额征收的。
苏泽当然知道更先进的征收方式,可是大明也要有这个条件啊。
定额已经是能够想到最好的办法了,虽然定额征收其中也有大量的腐败和利益寻租,也存在不少避税的空间,但是目前来说,能将商税征上来比什么都强。
张居正点头,苏泽提出了办法,接下来各行业的税率怎么定,就是户部的事情了。
“只对坐商征税,会不会不公平?”
苏泽说道:
“对于行商,应该比照钞关税,在通过顺天府的要道出入口,对货物按比征税。”
钞关税,是大明征收的一种过路税。
钞关设置在漕运的重要节点上,对于过往的商船征税。
张居正觉得苏泽能想到钞关税并不意外,因为如今大明最大的钞关,就在苏州府的浒墅关。
浒墅关扼控太湖长江贸易,是全国钞关征税最多的。
当然,大明钞关收的税比例很少,就和船引一样,一般都是按照船的大小征收,一年钞关税收入也就是几十万两银子,这在大明财政收入中就是九牛一毛。
苏泽的想法和市舶税一样,从简陋的按照船大小征收,改为按照货物价值征收。
张居正低头思考起来,过了半天,张居正这才说道:
“看来还是要落在吏治上了。”
张居正也明白了苏泽为什么要推动这个吏科试了。
无论是钞关税,还是定额商税,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吏员的。
这些吏员还要能写能算,能向百姓宣读朝廷的政令,这要比如今衙门里工作的书手要求还高,书手只需要完成文字工作,并不对算学有要求。
张居正说道:“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不要藏着掖着了。”
苏泽说道:
“首先是吏科试从顺天府的读书人中考试选取,一年两次。”
“难度要比县试低,但是要考简单的算学,类似宋代科举的明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