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堂的热点,来的快散的也快。
随着苏泽送上请开吏科试选才疏,京师朝堂的热点,就聚焦在这份奏疏上,之前的顺天府乡试案,已经没人谈论了。
十月二十日,苏泽上书。
——模拟开始——
一天后,请开吏科试选才疏送到内阁,高拱、张居正和赵贞吉都票拟赞同,奏疏由首辅李春芳送到内廷。
如此重大的改革措施,隆庆皇帝犹豫不决,发给外廷公议。
外廷官员纷纷上书反对,皇帝留中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340点。
是否花费500点威望点,确保奏疏完全执行?
当前威望点不足,可等到威望值足够后自动扣除,递延执行。
“吏科试”的改革难度果然很大,五百点威望还是自己说服了三阁老后的结果,但是好歹可以接受了。
如今苏泽每天可以增长16点威望值,凑足剩余的威望也就十天时间。
苏泽果断选择了“是”,在上疏后的三天,苏泽就向首辅李春芳递上了病假乞休单。
苏泽名义上的上司其实有几个。
首先他是翰林院和詹事府的官员,所以他可以向代管翰林院的张居正请假,也可以向代管詹事府的赵贞吉请假。
苏泽还是户部员外郎,可以向代管户部的张居正请假。
然后他这个报馆总编官的身份,可以向报馆总裁官李春芳请假。
最后苏泽还是选了李阁老,谁让李阁老拥有丰富的请假经验呢。
当李春芳看到苏泽的乞休单,嘴角抽搐了一下。
“所以你上疏给内阁惹了这么大的麻烦事,就乞休回家了?”
这位好脾气的首辅,此时有些愠怒,眼神中仿佛在怒吼,“你小子竟然请假了!”
自从苏泽的请开吏科试选才疏,朝堂上对于这份奏疏的攻击不断。
最大的理由就是吏员数目是祖制,是太祖为了防止胥吏盘剥百姓所额定的,现在朝廷要增加胥吏人数,这不是专门和祖宗之法作对吗?
增加胥吏征收商税,也被抨击“与民争利”,认为是在鱼肉百姓。
朝野对苏泽的批评也不断,甚至有小报上影射苏泽是蔡京,为了谄媚君上专门帮着皇帝敛财。
当然,正经报纸是不敢刊登这种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