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看着手提式大明朝廷的模拟结果。
——模拟开始——
请设国子监武科疏当日送到内阁,赵贞吉都票拟赞同,张居正和高拱对这份奏疏没有票拟意见。
兵部上下反对声浪很大,兵部尚书霍冀都上书反对。
兵部中下级官员攻击定国公徐文壁乱政,定国公上书请罪。
隆庆皇帝搁置了你的奏疏。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200点。
是否花费500点威望点,确保奏疏完全执行?
好家伙,苏泽拉着定国公徐文壁一同上书,还遭遇了这么大的阻力。
如果苏泽单独上疏,怕是现在攻击他的奏疏已经堆满了通政司了。
果不其然,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这项“请设武监”,实际上是损害了兵部的权力。
继承武官职位的兵部考试,还是纳粮免考,这些都是兵部的权利。
甚至可以说是兵部的核心权力之一。
每日兵部门口那么多“跑部”的将门子弟,其中不少都是因为这个去的。
说个简单的例子,皇帝允许纳粮免考,那纳多少粮食,纳粮以后多久才能正式授官,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很多时候,兵部只要“卡”上一下,就能让下面等待继承军职的将官难受。
未满十八岁的署职军官,因为年龄未到,他们没有管理卫所的权利。
这时候卫所的军权,就掌握在代管的上级军官或者副将手里。
很多军官已经满了十八岁,却迟迟不能实授。
比如戚继光就是这样,他十七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戚继光署职其父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职。
但是一直到了十九岁,戚继光才得到兵部实授,才算真正掌握了登州卫的职位。
这两年时间,戚继光豪杰仗义,经常喊人回来吃饭,但是每次都只有粗茶淡饭。
登州卫的军屯土地船只,全都掌握在副将手里。
等到戚继光十九岁跑部成功,得到朝廷实授后,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清查登州卫的军屯。
而还是戚继光,他从小习武,武技出众,又拜儒生为师,也有学问,人情世故又练达。
换做是别的人,兵部稍微卡一卡,几年时间就过去了。
除此之外,大明武将是要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