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忠已经病重,死前也有预兆,这份遗表也写了很久了。
隆庆皇帝拉开遗表,这份遗表的开头字迹工整,是成国公亲书,开篇都是一些简单的话,比如愧对先帝,没能辅佐皇帝,又说自己福薄,不能再看看皇帝治下的盛世。
这份遗表显然不是同一天写成的,接下来的字迹歪歪斜斜,当是朱希忠发病剧痛中写成的。
第二部分就是托孤的内容,朱希忠三子,长子敦厚继承国公,朱希忠并不担心,他请求皇帝照顾他的次子和三子。
到了第三部分,字迹明显潦草很多,但这才是遗表最关键的部分。
隆庆皇帝的脸色凝重起来。
朱希忠的遗表,竟然是在赞同苏泽的奏疏!
“兵部考选久成虚文,纳粮免考竟成惯例!卫所子弟多耽安逸,世袭千户不识兵书,百户不习弓马——此非将门子弟不肖,实因朝廷未施教化之恩也!”
这段话几乎是照搬了苏泽的观点,紧接着朱希忠甚至比苏泽还要激进!
他直接指向勋贵之家,要将对卫所的政策执行到勋贵家中。
“勋贵之家,所世职承袭者,空有祖荫而乏韬略。”
“亦有报国之志者,非为嫡子,弓马娴熟而不得职衔,报国无门。”
死前的成国公战斗力爆表,他继续说道:
“前有祖荫而乏志,后有志而无门,唯有结交商贾,退而谋私利。”
“然我大明勋贵,却无报国之志。臣观勋贵子弟,难堪才用,将门子弟日堕。勋贵本就是与国同休,如此岂不是折损国本?”
“臣请陛下,开武监以沐圣化,续将门家学正脉!”
看完这些,隆庆皇帝眼神湿润,他再将奏疏递给身边的李芳,接着向跪着的朱时坤问道:
“乃父可有遗言?”
朱时坤泪眼婆娑的说道:
“父亲死前已经神志不清,口中只念有二字。”
“哪二字?”
“救火。”
这句话说完,隆庆皇帝更是沉默了。
救火,应该是嘉靖十九年,嘉靖南巡的时候两次行宫着火,都是成国公朱希忠领头扑救,还是朱希忠背着皇帝逃出行宫。
和当年武宗出宫两次落水一样,这两次着火其实都有些蹊跷。
隆庆皇帝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