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整个京师这么多衙门官署,也就国子监有这么多空房子,所以也只能塞进国子监里。
沈鲤看到苏泽笑,更是有些生气的说道:
“陛下降旨要设置武监,光靠国子监内的这点人手是没办法弄了,今日来就是向子霖兄搬救兵的!”
武监是皇帝亲旨要办的,而且日后在这里上课的是勋贵和军户子弟,肯定不能随便糊弄一下。
这下子就不是沈鲤这个国子监司业,带着一帮监生能解决的了。
但皇帝已经降旨,如果场地问题不能解决,那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苏泽看着沈鲤说道:“仲化兄,你在这武监中,可有差事?”
沈鲤摇头。
武监的规格极高,皇帝亲自担任监正,世袭罔替的勋贵重臣定国公徐文壁担任副监。
只有苏泽这个文官,担任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教习长”的职位,甚至圣旨都没明确是几品。
苏泽接着说道:“既然如此,仲化兄为何不请奏陛下,将武监从国子监独立出去?”
沈鲤瞬间就明白了,他看向苏泽。
皇帝不让国子监干涉武监的事情,其实很容易想明白。
皇帝亲自担任武监的监正,那武监的学生也可以自称天子门生了。
这是隆庆皇帝要重整军务,重新整顿勋贵和卫所军官。
这样的事情,又怎么会让普通文官插手?
沈鲤突然想到一个传闻,定国公和苏泽的这份奏疏,大概是出自皇帝的本意。
土木堡之后,勋贵的势力衰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想要重新扶植勋贵力量。
但是结果是勋贵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
历代皇帝放弃了勋贵,选择加强司礼监和东厂的权利,扶持太监制衡外朝。
皇帝这些微妙心思,经过苏泽这么一点,沈鲤也完全明白了。
他吸了一口气说道:
“我明白了,子霖兄,我这就上表,请求陛下将武监独立出来。”
苏泽点头说道:
“那就请仲化兄起草奏疏,苏某也会附署的。”
听到苏泽也要附署,沈鲤更安心了,他连忙起身告辞,返回国子监起草奏疏。
——
送走了沈鲤后,罗万化也忙着编辑新一期的报纸,苏泽回到座位上,看着上次的上疏的结算报告。
皇帝同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