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也怪罗万化,他非要在乐府新报上刊登了苏泽得子的喜讯,认识苏泽的人都向他道贺。
也亏着今日早上出门前,赵令娴让人准备不少绑着红线的黄铜币,苏泽这么一路发着喜钱一路到了皇宫,等到了内阁的时候,身上的喜钱都已经发光了。
“苏子霖求见?”
高拱涌起不妙的预感。
世人都说苏泽锐意进取,是个奋进的年轻官员,但是高拱很清楚,苏泽的性格其实颇类李首辅!
每次他上疏,都有一个衙门的人要倒霉,去年户部、工部、兵部都被他折腾的够呛,可苏泽本人不是在詹事府摸鱼,就是在报馆摸鱼,就连乐府新报,现在都是罗万化在操持!
这样一个能躺着绝对不坐着的家伙,妻子刚刚诞子就求见自己,注定没有好事。
高拱皱着眉头,还是让中书舍人郭准通报苏泽,让他在内阁偏厅等自己。
“苏翰林,高阁老还有几分奏疏要票,请您稍待片刻。”
苏泽看着忙碌的郭准,突然想起自己儿子。
好像皇帝给自己荫的就是中书舍人吧?
如果自己儿子没有科举的才能,那就要和郭准一样当中书舍人了?
也对,郭准不就是前任辅臣之子吗?
这么一想,隆庆皇帝给自己的封赏确实不错。
和宋代不同,大明荫官还是很严格的,不仅仅对封荫的数量有规定,对于封荫官员也有标准,六科还可以封驳不符合条件的荫官。
所以正常皇帝封赏亲信,也就是给个锦衣卫世袭千户百户就差不多了,隆庆皇帝给自己老丈人,武清伯李伟的几个儿子,也就是世袭千户的职位。
能给荫官,在大明潜规则就是阁老级别的重臣了。
而苏泽这些年来的“赫赫威名”,也让六科不敢封驳,这才让苏泽达成了“五品荫子”的成就。
过了一会儿,高拱这才来到偏厅。
苏泽连忙向高拱行礼,高拱却伸出手。
苏泽愣了一下,从钱袋里好不容易搜出一枚喜钱,高拱这才满意的说道:
“子霖是为了武监的事情来的吧?”
苏泽连连点头,高拱说道:
“兵部所议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先德育再授兵法,也是谋国之言。”
听到高拱这么说,苏泽立刻说道:
“师相,别的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