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跨过工部尚书入阁的道理。
苏泽几乎是在奏疏上明着支持雷礼入阁了。
好家伙,但是这么一想,似乎雷礼也确实有资格。
雷礼也是老臣,曾经主持过紫禁城的修复工程。
和今上也是旧识,在先帝朝也没有勾结严嵩父子,气节无亏。
雷礼作为工部尚书,也没有参与隆庆皇帝继位后的政治漩涡,算是没有政治污点。
他的资历和功劳都足以入阁。
雷礼唯一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学历上有欠缺,他不是庶吉士出身。
不过这在嘉靖朝之后也不再是入阁的硬杠子了,大礼议的时候,嘉靖皇帝为了对抗外廷,就提拔了夏言等一批非庶吉士出身的官员入阁,打破了庶吉士垄断阁臣的旧例。
第二个问题是雷礼从去年开始就不断上书请辞,他今年也已经六十三岁了。
不过这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大明朝长寿的皇帝没几个,长寿的大臣实在是太多了。
六十三正是干事的年龄,皇帝如果真要给雷大人加担子,雷礼也只能入阁。
再仔细想想,雷礼确实也是个很好的人选。
他和如今内阁四位阁臣的关系都不远不近,正是因为年龄大资历高,所以也没有投入哪个阁老门下。
工部本来也是小透明部门,也犯不着拉拢逼迫雷礼站队。
也就是说,雷礼入阁不会打破内阁的政治平衡。
这么一想,雷礼入阁似乎没有什么阻碍?
但是杨思忠很快摇头。
阁臣的任免,还是要看皇帝的心意。
没办法,名义上,阁臣是帮着皇帝处理政务的辅臣,是皇帝的内廷“私臣”,所以皇帝的信任要比能力更重要。
很多时候,外朝深孚众望大臣,反而更不能入阁。
内阁大臣的任免,全看皇帝的心意。
杨思忠拿起苏泽的奏疏,就向内阁走去。
一边走,杨思忠一边思考。
如果这一次皇帝真的钦点雷礼入阁,那就足以说明苏泽在朝堂的影响力。
杨思忠很快又摇头,苏泽在朝堂的影响力,他这个新任通政邮递司的主司还不清楚吗?
沿途见到杨思忠的官员,都纷纷停下脚步恭敬的打招呼。
如今的通政邮递司已经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