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列。
而且教化的功劳不小,名声也好听,说不定直接可以调入礼部。
这对于林秉正这种科场名次靠后的进士来说,算是走上了青云之路了。
“子霖兄?山西接下来是哪里?山东?登莱涂巡抚是你的铁杆,你是不是已经布置好了?”
苏泽的脸都要黑了,你沈一贯说的什么话?自己一个正五品,堂堂一省巡抚是自己的铁杆?
自己就是好好的上书进言,怎么在朝臣心中变成了这个样子!?
看到苏泽没有回答的意思,沈一贯露出一个“我懂”的表情。
这下子老实人罗万化也看不下去了,他上来问道:
“肩吾兄最近不用忙吗?我听说朝鲜使臣又来了,你们主客司不用忙吗?”
上次苏泽上书,识破了朝鲜使臣用劣纸骗钱的把戏后,大明朝廷确定了入贡的标准,朝贡从原本的贸易行为,逐渐淡化为礼节性行为。
礼节性的朝贡,变成了皇帝还赠等额礼品的国礼交往,藩属国无法从朝贡中获得巨大利润后,朝鲜朝贡的频次明显降了下来。
但是这一次朝鲜是不得不朝了。
上次朝鲜贡使回过后,书状官许篈向朝鲜国主报告了和苏泽达成的协议。
朝鲜国主听完后,立刻同意了许篈的上书。
朝鲜崇文馆办朝鲜国报,实际上就是除了头版改为朝鲜国内自己的新闻外,剩余的版面都是直接照抄乐府新报的。
除此之外,朝鲜国内挑选了三十名读书人,前往大明国子监留学。
这一次朝鲜的正使就是上次的书状官许篈,而这一次朝鲜使团也是走的海路,直接从直沽下船,两日就抵达了京师。
接待朝鲜使臣,自然是沈一贯这个礼部主客司主司的职责了。
沈一贯抱怨的说道:
“接待使团都有定例,主客司上下都能做的很好,倒是不需要太操心。”
“就是这次来贡的使者太多,而且都嚷嚷着要去水晶宫看博览会,这才是一件麻烦事情。”
罗万化疑惑的说道:
“这有什么麻烦的?他们想要去看就让他们去看呗?”
沈一贯叹息说道:
“事情不是这么容易的,国朝对来贡使者自有规矩,贡使在京师是不能乱跑的。”
“私下拜访倒是没问题,可这些贡使都要去观礼,这就不符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