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范氏真的能盈利,那山西商人就能看到投资工矿业的好处,也会想办法投入到其中。
而采矿业又是重工业发展的发动机,最早的蒸汽机和火车,都是为了采矿业需求而发展出来的。
蒸汽机和火车,又会带动更多的采矿冶炼需求,从而建立起一套重工业体系。
新君子报则是南方连日大雨的新闻。
前段时间,新君子报完成了转型。
原本亦步亦趋跟在乐府新报和新乐府报后面,新君子报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
前阵子,新君子报进行了改革。
主要内容,从报道京师的新闻,改为了报道南方的新闻。
据说新君子报在苏州设立了编辑部,专门搜集报道南方的重要新闻。
这种差异化的竞争,给新君子报带来了销量上的提升。
没办法,就算是苏泽开挂,东南,尤其是江南地区,依然是大明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
京师的年轻读书人,都会学习江南读书人的打扮。
京师读书人也都会追求江南读书人使用的笔墨纸砚,江南地区的书籍在京师也都是畅销书。
就算不谈这些,大明官场上还有大半的官员祖籍在东南地区。
比如苏泽自己就是苏州府的人。
这些官员也愿意从报纸上读到家乡的新闻。
南方大雨的消息朝堂也已经知道了,也好在从雷礼入阁以后,朝堂一直在加强黄淮长江沿岸的堤坝建设。
淮抚王之桓更是亲自驻节凤阳,这次没有传来祖陵漏水的消息。
但是雨这么下,已经造成了灾害。
新君子报上报道,在江南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水毒病”爆发。
水毒病,按照报纸上的描述,“病发寒热,腹中生虫,腹大如鼓”。
这不就是血吸虫病吗?
苏泽想起来,这种病在前时空猖獗了很久,一直到建国后发起了卫生运动,号召百姓除钉螺这才控制。
这次爆发水毒病的,就是东南连续降雨的地区。
淮北地区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疫情,太湖流域也开始蔓延。
应天巡抚海瑞已经果断采取了措施,在南方游历的名医李时珍也主动挺身而出,帮助海瑞抗疫。
目前海瑞听从李时珍的建议,采用隔离的方法,“凡病水鼓者,移居高地草庐,痊后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