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这位新上任的浙江清吏司郎中也遭到了贬谪。
官场前途难测,莫过于此。
普通官员一旦遇到这样一口大锅,要花上几年乃至十几年才能爬出大坑,甚至因此前途断绝。
一名九卿级别的大臣,因为一篇报道倒台,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报纸的作用。
唯一让人安心的是,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乐府新报,却在苏泽的严令下,拒绝刊登这些没有署名的“包打听云”的消息,坚持只报道确信的新闻。
满朝大臣赫然发现,如今乐府新报掌握在苏泽手里,才是各方都能安心的结果。
——
苏泽本来想要在报馆消暑,安分一个月,却没想到万敬找上门来。
“苏兄,我这次前来,是要求你施以援手。”
苏泽连忙将万敬扶起来说道:“万兄何必如此,有话慢慢说来。”
万敬一脸苦涩的说道:“苏兄知道,我曾在营缮任职,而傅兄就是现任虞衡司郎中,这次报纸上营造开支的事情,工部饱受责难,虽然雷阁老多番维护,但是工部也有些顶不住了。”
苏泽问道:
“那这笔开支到底用在了何处?工部就拿不出明账来吗?”
万敬长长叹息一声说道:“苏兄应该知道,这营缮司除了修造宫殿之外,京师公宅的维护,也是营缮司开支。”
苏泽一下子明白了。
自己现在住的这座御赐宅邸,就是当时皇帝敕令工部营缮司去修葺的,而这笔钱怕是工部出了银子。
苏泽有些无语,最后竟然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万敬掏出一份账本,递给苏泽说道:
“是本朝三年,工部营缮司的开支明细,请苏兄过目。”
苏泽接过了账本,翻开之后看到密密麻麻的条目,果然和自己所想的一样。
整个营缮司的账本上,记录了工部修葺各权贵宅邸的记录。
苏泽还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工部为了修葺这座宅邸,用的人工材料,折合一千五百两银元。
当然,这账本上苏泽这一笔还不算是最大的。
比如给定国公、成国公修宅子,各用去了两千两银元物料人工。
几位阁老也都在名单上,除了高拱之外,他们的宅邸基本上也都是御赐的,都算是朝廷的产业,需要工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