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旨支持工部造楼,解决京师官员的租房问题。
这道圣旨发出后,就迅速引起京师士人热议,并且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在热议之后,工部承担的压力是最大的。
苏泽方案能不能行,能不能建造出安全可靠的新式水泥土楼,这些都是要工部验证的。
黄宗禹第一时间得到了场地和经费,这面墙就是用来实地验证钢筋水泥强度的。
现在黄宗禹说强度没问题,也就意味着新式水泥土楼真的可行。
“但是。”
黄宗禹说了但是,万敬心又一沉。
黄宗禹说道:
“水泥价格太贵,这样成本太高了。”
听到这里,万敬反而放下心来说道:
“黄主事不用担心,陛下已经投资建造水泥厂了,水泥价格应该很快就能降下来。”
但是苏泽却说道:
“这确实个问题,这面墙都是用水泥灌注的吧?”
黄宗禹点头,苏泽又说道:
“如果不用这么多水泥呢?比如用砖?”
黄宗禹摇头说道:
“苏翰林说的是用水泥粘合,使用砖砌吧?可这样强度不够,无法支撑三层的土楼。”
苏泽说道:“不是用普通砖,而是用带孔的砖,将钢筋插入砖孔,再用水泥灌注固定呢?”
黄宗禹又开始思考起来。
正如苏泽说的那样,其实整个墙面都用水泥是很浪费的。
用钢筋将带孔砖串起来,再用水泥粘结固定,这可以节省很多水泥,成本不就降下来了?
大明本身就有很成熟的制砖工艺,不就是带孔的砖吗,根本没有太大的难度。
如果能节省水泥的用量,新式水泥土楼的造价会更低!
对于工部来说,必须要让群臣看到进度。
这样关系到全体官员福祉的事情,苏泽已经上疏请奏,皇帝也批准拨款,你们工部如果迟迟拿不出成果,罪责就都在工部头上了。
所以工部都明白这个道理,必须要尽快做出一点成果来,这样才能让群臣安心。
工部比任何衙门都迫切,想要造出一座示范楼出来。
万敬看到黄宗禹思考的样子,连忙问道:“黄主事,可行吗?”
黄宗禹又在地上写写画画,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