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翰林上书,为胡宗宪平反的奏疏。”
杨思忠皱眉,为胡宗宪平反?
也对,听说苏泽的幕僚徐渭就曾经做过胡宗宪的幕僚。
苏泽举荐过的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曾经是胡宗宪的旧部。
他上书为胡宗宪平反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
杨思忠皱眉,为胡宗宪平反,那就要推翻刑部大理寺的旧案。
而胡宗宪定案也就是几年前的事情,当年审理这些案子的人很多还在任,苏泽突然上书要求翻案,怕是要引起这些人的反抗。
杨思忠叹息一声说道:
“你誊抄一份苏子霖的奏疏,送到刑部交给李侍郎。”
——
刑部。
李一元从黄文彬手里接过苏泽奏疏的抄本,迅速看完了之后问道:
“你们大银台让你送来的?”
“回李侍郎,大银台只是让下官送来奏疏,没有其他话。”
李一元看了一眼黄文彬,心中感叹通政司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杨思忠让他把抄本送来,意思是不言自明的,哪里还需要带什么话。
连这个都悟不到,竟然能做经历官,当真是通政司没人了。
李一元将黄文彬打发回去,自己则来到了刑部的架阁库中。
六部之中,论官署衙门的占地面积,工部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但是论架阁库的面积,则是刑部第一。
刑部架阁库中,存放大明刑部所有的卷宗,这几乎是囊括了大明所有重要的司法档案资料。
架阁库入口是索引室,光是卷宗的索引,就占满整整一间屋子。
所有的卷宗,都按照天干地支的记年法分成了六十个小库房,按照卷宗的年份进行分类储存。
李一元首先从索引室中找到了有关胡宗宪卷宗的位置,然后又找了乙丑年的库房,按照索引找到了胡宗宪的卷宗。
翻开卷宗,李一元将卷宗上有关办案人员的名字记了下来。
好在胡宗宪案,不过是严党案件的余波,审理胡宗宪案件也没有什么朝廷重臣。
这种情况,就属于上面并没有坚定的决心要办胡宗宪的案子,是下级官员为了讨好上级,而自发扩大打击面,用牢狱牵连胡宗宪的。
当然,平反也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