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高的宗室,是老楚王的叔父,朱华奎兄弟的叔公。
在老楚王生病的时候,都是由他来暂摄楚宗事务的。
本来这件事其实在宗藩内部也很常见。
宗藩上层吃饱喝足,下层却忍饥挨饿,山西宗室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但是朱华趆在几次倒卖中赚了不少,于是来了一次大的,联合京师粮商搞了一次囤积居奇。
是的,也正好就是被太子用海运压下粮价的那次。
这一次产生了巨大的亏空,朱华趆和武冈王朱显槐都差点破产,两人为了填补亏空,就偷窃楚王府的财物来变卖。
而这件事被老楚王发现后,刚刚准备法办他们的时候,就病重去世了。
于是武冈王朱显槐和镇国将军朱华趆,也是为了报复死去的老楚王,就炮制了这个谣言,试图浑水摸鱼,搅乱楚王继承的问题,将他们偷窃王府弥补亏空的事情搪塞过去。
殷士儋已经整理完证词,命令快马送往京师。
果然楚宗案并不是什么千古疑案,排除了政治影响后,就是一场简单的豪门争产案。
从这件事上看,楚宗真是烂透了。
其实废除楚宗,大明早就有议论了。
嘉靖二十四年,当时的楚王世子朱英燿,谋杀其父楚愍王朱显榕。
这场轰动大明的案件,起因还是因为楚王世子经常和其父的宫人**私通而起的。
也就是这件事后,楚王的王位来落到了楚恭王这一脉头上。
这一次楚宗内乱,又闹出这样丢脸的事情。
苏泽明白再一次上疏的时机已经成熟。
楚宗已经是武昌乃至于整个湖广的祸患,如果再不处理,说不定日后还会爆发原时空那样的劫杠大案。
正因为每次都能逃脱罪责,所以楚宗才如此肆无忌惮。
而现在,楚王朱华奎年幼,原本暂摄王府事务的武冈王朱显槐涉入案件中,楚宗群龙无首。
这一次上疏需要的威望点肯定大大降低。
——模拟开始——
厘正楚藩刑狱疏送到内阁,高拱和张居正赞同你的奏疏。
赵贞吉因为礼部立场,票拟意见提出反对。
奏疏送入宫中,皇帝恼怒于楚宗的问题,但却没有改变宗藩司法权的想法。
各地宗室也害怕政策会推广到所有宗藩,极力上书反对,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