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少的功劳。
船长想要提拔他做军官,但是张司却提出要跟着张敬修学习航海。
船长李经承诺返回登莱后,送张司去航海修习班读书。
没办法,火长是技术军官,水师规定必须要由科班出身的人担任。
如果张司能从航海修习班毕业,那他才有资格担任航海长。
张敬修对于这个好学的瞭望手也很喜欢,听说他有成为火长的志向后,也提出让张司担任自己的助手,提前教授他有关航海的知识。
只不过算学天才毕竟还是少数,张司花了很多精力才勉强算学入门,但是他相当能吃苦,不放过每一次计算的机会。
张敬修又说道:“岸上的漏刻准备好了嘛?”
张司连忙点头说道:
“已经校准了。”
张敬修说道:
“那今天夜里我们上岸绘制岁星的星图。”
大明水师的火长们,在启航前都接到了命令,要求他们每到一个港口,都要在岸上校准时间,绘制午夜的星图。
据说这道命令是太史院下达的。
其他火长都对太史院到底是个什么机构不清楚,但是张敬修知道这是只属于宫廷的天文机构,少史黄骥正在负责进行四海测验,重订大明历法。
张敬修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绘制岁星星图,但是他还是忠实的完成了太史院的命令。
张敬修不知道,黄骥要求他们绘制岁星星图,是为了绘制更精确的海图。
岁星就是木星,而黄骥要求测绘的是木星几个卫星的位置。
这些位置可以通过最新的望远镜观测到。
而木星和其卫星的位置,也就是一把精确的“天钟”。
校准当地时间后测绘午夜的木星星图,就能测算出当地的时间和大明本土时间的时差,从而利用这个时差计算出经度来。
纬度就容易了,郑和时代就可以用牵星板计算纬度,现在苏泽“发明”的六分仪就可以轻易算出纬度来。
经度和纬度确定,就能绘制更加精确的地图。
不过很可惜的是,木卫法计算天钟,因为木星的卫星比较难观测,所以需要平稳的观测环境,必须要在平稳的陆地上才行。
而且海上也没办法校准漏刻,木卫法只能在陆地上使用。
但是木卫法也不是天钟法的终点,经度测量中还有更方便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