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一本书,请朱兄下次带回大明,另外还有一份情报,也请朱兄一并带回去。”
“黄兄请讲!”
“就在二月,织田信长攻占出云国,逼迫毛利元就,将石见银山所产的白银纳贡,作为‘不征代价’。”
“毛利元就向织田信长纳银三千贯。”
这下子朱俊棠都傻眼了。
贯,是倭国对白银的单位,一贯银就是一百两银。
纳银三千贯,就是纳银三十万两!
大明银元是半两,那折算成银元,就是说倭国一个地方诸侯,向另外一个地方诸侯一年缴纳六十万银元!
这是什么概念?
朱俊棠曾经和国舅李文全聊过,福建商人为了澎湖殖拓,募资成了一个商团,总共募资五万银元,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裁减京营,省下的一百万银元,引起了朝堂多方势力的厮杀争夺。
这两个倭国大名之间的纳贡,就有六十万银元?
黄文彬说道:
“朱兄,我就说心里话吧,吾等要返回大明,就必须要做出点成绩来,要做出成绩,又离不开大明的支持。”
“只有让陛下和朝堂诸公看到倭国的重要性,朝堂才会重视我们倭国通政署。”
“这一年六十万银元,绝对能让朝堂诸公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