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时行点头。
当然,苏泽说的不过是明面上的理由。
暗地里的原因,刚刚皇帝也说了,王本固是徐阶所推荐。
徐阶自己是松江府人,他在致仕前将王本固推荐到了南京镇守太监的位置上,自然是为了给自己的致仕生活上个保险。
王本固到任后,确实也纵容徐阶家兼并土地,直到海瑞到任,徐阶的好日子才到了头。
南京镇守太监是徐阶的人,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内阁携手罢黜他了。
跳出来上奏弹劾的是高拱,张居正的盟友冯保也上来补刀,如果说高拱和张居正没有达成默契,苏泽是不信的。
对于司礼监来说,则是多了一个南京镇守太监的肥缺。
这倒是也不能说是高拱打压政敌。
王本固这种前朝遗老,如果本本分分在任上,高拱也未必会拉他下马。
但王本固偏偏要耍小聪明,赶着南京官员的集体奏报之前,先给皇帝上密奏。
这自然引起了高拱的厌恶,他被弹劾罢黜也是正常的事情了。
——
京营新军筹建议通过,新营新军开始筹建。
京营新军成为后世近代军队的源头,成为大明陆军制度改革的起点。
克虏军成为威震草原的精锐部队,成为机械化部队出现前最有荣耀的骑兵部队。
镇北军为大明积攒了大量雪地作战的经验,安定了辽东边疆地区。
安南军成了西南边疆稳定的重要力量,几百年后依然威震中南半岛诸国。
国祚+2。
威望+300。
剩余威望:1220
苏泽看完了结算报告,强行通过奏疏花费了400威望,最后只赚了300威望,这次上疏还是亏了。
看来这就是跟着别人后面联署上书的代价。
这次主要的工作都是申时行做的,那获得威望大部分也落在他的头上。
但是苏泽对此倒是不在意。
他已经身兼多职,又是武监的教务长,如果再筹建新军,那皇帝也要睡不着觉了。
而且筹建新军是个细致的差事,又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苏泽的性格也不适合做这件事,还不如交给最擅长调和的申时行来做。
——
时间一晃来到了五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