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穷翰林一样,张宏也只是未来可期。
但是身在这个职位上,需要打点的地方又多,苏泽也看出了这位太子身边首席太监的窘迫,经常用购买消息的方式结交他。
张宏自然也是对苏泽十分的感激,而且苏泽对待太监的态度也相当自然,丝毫看不出歧视的意思,也没有读书人的倨傲。
到了东宫后,苏泽在明伦堂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武清伯世子李文全。
和上次相见,李文全整个人晒黑了一圈,但是整体的精气神却比之前更好了。
原因自然也很简单,武清伯李伟也是个抽象的,明明自己外孙就是太子,还抠门的和老农一样。
李文全能脱离这个爹,闯出一番事业来,状态自然不一样。
要知道李文全如今可是大明皇商、登莱保险联会的会长,登莱殖拓商团的执行长。
他在澎湖还拥有大片的甘蔗种植园,旗下产业还有蔗酒厂、白糖工坊,更拥有一支能在亚洲远航的船队。
论个人财富,他在大明历代外戚中都能排到前列了。
“苏师傅,您猜舅舅返回京师之前去了哪里?”
飞鸽传书这件道具过于奇幻,苏泽装作猜不中的样子,小胖钧这才笑着说道:
“原来也有苏师傅不知道的事情!舅舅在返回京师之前,远航去了倭国!”
听到这里,苏泽装作惊讶的表情,对着李文全说道:
“那今日苏某可要好好听一听世子的见闻了。”
李文全也带着笑容,讲起了他的此行。
“我们的舰队从澎湖台南港出发,正好赶上了正确的风向,仅用了几日就抵达了琉球。”
“舰队在琉球买到了前往倭国堺港的海图,还雇佣了几名去过堺港的向导,没有费多少力气,我们就到了堺港。”
苏泽微微点头,东北亚贸易本身就是非常成熟了,其实很多大明商人都去过倭国,只不过因为政治问题藏着。
李文全只能说是半官方身份亲自去往倭国的第一人。
李文全回忆道:
“其实堺港就是第一个小岛,原本只是附近的商人会聚集在这里做生意,后来逐渐成为海港。”
“前朝的时候,倭国和我大明的勘合朝贡,都是从堺港起航。”
“倭国进入乱世后,堺港也靠着左右逢源,保证了安全。”
李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