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这就是贪得无厌的后果。现在又中了人家围点打援之计,无法脱身。再说他的用人,想当初副寨主王雄和长枪队的队长地北都是奸佞小人,他俩狼狈为奸,无恶不作,他却把他们当作心腹之人,加以重用,后来搞得乌烟瘴气,而汤大龙,李思哲,蔡永镇,安吾能个个都是人中之龙,当世的俊杰,他却不知道珍惜人才,加以重用,却把人家一个个逼下了山寨,这就让我想起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魏国是最盛产人才的国家,除了魏文侯变法图强,重用人才,推行李悝变法,使魏国强盛,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之外,之后魏国的君主是一代不如一代,而魏惠王更是没能巩固魏国的霸业,反而让魏国走入衰落,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不会任用人才,其他六国的数一数二的顶级人才,几乎都来自魏国。”
大伙都在静静的听着。
“第一位,便是商鞅,他年轻的时候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在魏国得不到重用,于是他西向入秦,辅助秦孝公施行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此次变法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最成功,影响最深远的变法了,如果没有这次变法,那么,秦国是很难一统六国的;”
“第二位,张仪,他不仅是魏国人,还是魏宗室的后人,也是因为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到了秦国,他首创‘连横’之说,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封为相国,秦王命他出使各国,以横破纵,后封为武信君,典型的案例,就是他把楚怀王玩弄于股掌之上,以六百里地诓楚,让他们断绝了齐楚联盟,后来被秦国打得大败;”
“第三位,范雎,魏国芮城人,他在魏国差点被相国魏齐鞭打致死,被人打断了肋骨,扔在厕所里,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随使者潜入秦国,他到了秦国,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了穰侯魏冉越过韩国、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最终成为秦国的宰相,封为‘应’侯。商鞅,张仪,范雎这三位顶级的人才都来自于魏国,最终,却没能在魏国效力,反而帮助了秦国崛起和强大,而秦国的强大,无疑又让地处中原的魏国遭到了步步蚕食,从而走向衰落。”
“第四位,吴起,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秦军是节节败退,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加以防守。不过,魏武侯这位君主在位时,吴起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