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
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自然明白太子刚才那番话的真正含义。
表面上看,太子似乎是在自责,但实际上,他口中的“小男子汉”分明是在暗示朱高煦,让他自己做主,从而诱导出对太子有利的口供。
但凡朱高煦一口答应了下来,那么今晚发生的事情性质就完全变了。
有应天府尹道同在场作证,这件事就会从一次小规模的叛乱变成太子口中的一个误会,而且还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误会!
朱高煦的嘴巴一张一合,正准备痛痛快快地答应下来,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张红桥却抢在他前面开了口。
“高煦,你忘了我的话吗?”张红桥的声音突然响起,让朱高煦猛地转过头去。
只见朱高煦一脸茫然,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他的脑海中似乎一片空白,完全不记得张红桥之前说过什么。
他下意识地挠了挠头,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姨娘刚才说了好些话,我一不小心就给忘了些,还请姨娘再说一遍吧。”
张红桥见状,原本温和的脸色微微一沉,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和失望。
她的语气也随之变得严肃起来,声音中带着些许责备:“你大伯刚才说的没错,今天的事,除了你的皇祖父,谁都做不了这个主。”
朱高煦听了这句话,心中虽然有些不服气,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然而,他的内心却在暗暗嘀咕:“凭什么只有皇祖父能做主?我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吗?”
接着,张红桥又继续说道:“而你呢,不过是一个刚刚出阁读书的孩童,有什么资格去评价你伯父的对错呢?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向你的大伯磕头请罪!”
朱高煦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不解之色。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张红桥,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他疑惑地问道:“姨娘,为什么要我磕头请罪啊?我又没做错什么!”
当着众人的面,张红桥毫无顾忌地高声喊道:“圣人曾经说过子不言父之过,臣不彰君之恶。意思是儿子不谈论父亲的过错,臣子不宣扬君主的恶行。”
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这静谧的场合中显得格外突兀。
众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张红桥身上,只见她面色凝重,义正言辞地继续说道:“太子殿下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