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建议充分显示出卓敬对军事的一定了解。
南昌城与南京相距不远,且毗邻鄱阳湖水域,地势平坦,无险可守。
如果没有遇到像朱文正和邓愈这样的特殊将领,很难抵御朝廷的平叛大军。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建文帝并没有采纳卓敬的这一建议。
相反,最终是造反夺位的朱棣采取了卓敬的提议。
朱棣将剩下的藩王中最具战斗力的宁王朱权迁往南昌,美其名曰送好兄弟宁王去江南享福。
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将宁王置于自己的严密监视之下,进行圈禁罢了。
朱樉嘴角含笑,缓缓说道:“想当年,南宋名臣虞允文在采石矶一战之前,又有谁能料到,一个从中书舍人出身的虞允文,区区的一介书生,竟然能够率领不到两万人的军队,大破金国皇帝完颜亮御驾亲征的四十万大军呢?”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这世上的人啊,有时候还真是奇怪得很呢!
如果不是被逼迫到了那个位置上,恐怕永远都无法知晓一个人究竟潜藏着多少的潜力。”
朱樉的这番话,让刘璟心中不禁有些不以为然。
他暗自思忖,拿卓敬这样一个寸功未立的文人来与给南宋续命一百多年的名臣虞允文相提并论,实在是有些不恰当。
然而,刘璟也明白,此时此刻的局势已经相当紧迫,可谓是迫在眉睫,容不得他在这个节骨眼上继续去反驳朱樉的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执。
只是朱樉绝对不会想到,正是由于他这一次突发奇想的安排,才使得卓敬在日后担任成都府兵备道时,给他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惊喜。
且说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就在朱樉刚刚吩咐手下,将车马准备妥当之际,只听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紧接着便是一声高喊:“主公且慢!”
朱樉心中诧异,不知是何人如此匆忙地赶来,便掀开帘子向外张望。
只见一人快马加鞭,如疾风般疾驰而来,待到近前,朱樉定睛一看,原来是小刘军师刘璟。
刘璟面色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
他见到朱樉的马车,连忙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几步上前,拦住了朱樉的去路。
朱樉见状,赶忙吩咐车夫停下马车,然后一脸纳闷地问道:“小刘,你如此匆忙地赶来,可是有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