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孟华突然抱住了李文忠的大腿,哭得更加伤心欲绝,仿佛他遭受了天大的冤屈。
“呜呜呜孟某代表本地乡绅和士人,恳请国公爷收回成命啊!”
自古以来,播州这个地方就被视为流放之地,环境恶劣,人口稀少。
这里虽然几十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但在历史上,南宋时期却出过一位赫赫有名的抗金名将,那就是播州杨氏第十三代家主——播州安抚使杨桀。
在四川宣抚使吴曦起兵谋反,背叛南宋朝廷,自立为“蜀王”,并选择卖国求荣,成为金人的儿皇帝之后,杨桀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他不仅向南宋朝廷进贡了大量的金银和珍贵的战马,以表示对朝廷的忠诚,还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吴曦,经过艰苦的战斗,最终平定了蜀中之乱。
由于杨桀的英勇行为和卓越贡献,他被后世称为播州杨氏的“中兴之主”。
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播州在杨桀这一代正式进入了封疆大吏的时代,他的统治为播州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孟华虽然是前朝的外来官员,但他巧妙地利用了与杨氏联姻的机会,成功地笼络了一帮汉人地主和儒生。
这些人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力,成为孟华的支持者。
当孟华宣称自己是本地士绅的代表时,在场的人们都不敢轻易站出来反驳他。
毕竟,孟员外是前朝的举人,这个功名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相当高,足以碾压所有本地人。
他的话语就像一瓢冷水,让那些原本兴奋不已的部落头人们突然清醒过来。
他们这才意识到,老土司留下的这根独苗,竟然只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小屁孩。
这个现实让他们感到失望和无奈,原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瞬间破灭。
若是真的让这个小屁孩主政播州,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些部落的头人们只要稍微动动脑筋,用脚趾头去想一想,都能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毕竟,这些头人虽然没有读过史书,但通过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下来的那些故事和传说,他们也知道,孤儿寡母当家作主,往往只会落得个被外人欺负、吞食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的悲惨下场。
然而,这些头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炯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完全是因为他年仅六岁,还是个幼童。
否则的话,以他叔叔杨明的狠辣手段,恐怕早就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