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沐英万万没有料到,正是由于他这一时的疏忽大意,差点在贵州地区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
傍晚时分,夕阳如血,染红了清江城内的大街小巷。
沐春带领着一队人马,气势汹汹地在城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田琛的遗孀冉氏。
然而,就在沐春等人四处搜寻的时候,田琛手下的一名将领却巧妙地化身为普通百姓,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了城中。
这名将领名叫苗普亮,他不仅是田琛的得力助手,更是台罗地区的部落首领。
苗普亮顺利地找到了冉氏,并迅速将她带出了城。
紧接着,他率领着台罗十四寨的一万多苗民,与洪江、横陂等地的部落首领苗普罗哲率领的两千余名精壮会合。
这两支队伍合兵一处后,苗普亮和苗普罗哲决定以“为家主田琛报仇”的名义起兵造反。
他们的行动得到了靖州、会同青龙渡地区的苗人头领的积极响应,一时间,叛乱之势如野火燎原,迅速蔓延开来。
苗普亮和苗普罗哲麾下的叛军总数达到了五万多人,对外则号称“二十五万大军”,声势浩大,令人咋舌。
正当他们商议着如何反攻清远城时,沐英却果断地决定采取主动,先发制人,直捣叛军的心脏地带。
沐英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他毫不犹豫地留下两万兵马,交由大儿子沐春镇守清江城,以防备叛军的反扑。
然后,沐英身先士卒,亲自率领一万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浩浩荡荡地向南挺进,目标直指敌人的心脏地带。
贵州这片土地,山峦高耸入云,密林遮天蔽日,山涧深不见底,水流湍急汹涌。
而叛贼的首领苗普亮,凭借着险要的地势,据守一方,自恃有十里相连的苗寨作为后盾,手下更有一群悍不畏死的苗兵,因此愈发骄横跋扈,肆意妄为,不仅公然劫掠州府,还对朝廷的法度视若无睹。
在此之前,顾成所率领的镇远卫官军,曾多次进山围剿苗普亮等叛贼。
然而,由于对当地地形的陌生以及补给的困难,官军往往在深山老林中遭到敌人的层层袭扰,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这不仅未能剿灭叛贼,反而让苗普亮等当地土酋的嚣张气焰愈发嚣张。
直到黔国公沐英亲自督师,情况才发生了转机。
沐英深知当地地形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