汹涌的洪流般沿着山坡疾驰而下,直冲向那片狼藉不堪的“天鹰砦”。
官军们以小型铁皮圆盾护身,这些圆盾不仅坚固耐用,还能有效地抵御敌人的攻击。
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一队,彼此之间配合默契,战术娴熟。
在前进的过程中,他们有条不紊地逐层清剿着最后的残余抵抗力量。
战斗在寨子内激烈地展开,整个过程异常短促而激烈。
尽管有一些悍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苗兵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在角落里负隅顽抗,但他们的抵抗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士气如虹的官军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叛军们利用房屋的角落和狭窄的道路进行偷袭,试图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为他们的部落挽回一些劣势。
然而,官军们并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他们迅速地应对着每一次偷袭,将叛军们的反击一一击溃。
沐英身先士卒,亲自率领官军杀入寨中。他手中的马槊犹如闪电一般,接连挑翻了数十名叛军。
在他的长槊之下,没有一个敌人能够幸免,瞬间丧命。
山寨之中,钢刀劈开骨肉的闷响声、长枪刺入身体的撕裂声,以及垂死者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这场血腥的屠杀让人毛骨悚然,而官军们则毫不留情地继续推进,将叛军们逼入绝境。
沐英身先士卒,带领着一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亲兵,如猛虎下山一般,径直冲向寨子中央那座最为高大壮观的碉楼。
这座碉楼由竹木构建而成,高耸入云,气势恢宏,然而此刻,它却被炮弹无情地拦腰斩断,残破不堪。
而那被炸毁的地方,正是苗普亮的“聚义厅”所在之处。
一路上,虽然偶尔会遭遇一些零星的抵抗,但这些微弱的反抗在沐英身旁那些悍勇无比的亲兵家丁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这些亲兵们身手矫健,刀法凌厉,所到之处,叛军纷纷惨叫着倒下,瞬间被斩杀殆尽。
沐英本人更是勇猛异常,他手持长枪,每一次刺出都犹如闪电划过夜空,迅猛而致命。
他的步伐稳健如山,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叛军的尸体上,给敌人带来无尽的恐惧和绝望。
当沐英终于冲入碉楼内部时,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一片狼藉,满地都是残垣断壁和横七竖八的尸体。
而在这片混乱之中,敌酋苗普亮正带着他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