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名,分别是郭小四的悲伤逆流成河、韩韩的一座城池。你跟他们都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出身,他们还写博客帮你推过书。现在还有联系吗?”
陈贵良:“保密。”
杨岚:“未来还会继续保持学生、作家、商人的三重身份?有没有考虑过休学?”
陈贵良:“只要北大不让我退学,我就死皮赖脸混着呗。写完明朝那些事儿,我不打算再写书了,至少不再写这种长篇。这书预计写八册到九册,查资料简直累死人。”
一直聊了几十分钟,也不知道杨澜最后怎么剪辑。
她还带着团队,跑去陈贵良的公司录了一圈。
后来号称高端访谈节目的央视对话,此时其实主要在走下层路线,普罗大众很喜欢看名人在对话里撕逼。
锵锵三人行和杨澜访谈录,目标受众则要中高端一些,尤其是受白领和学生群体追捧。其实聊天内容还是以闲谈为主。
那期锵锵三人行已经播出了,电视台的收视率一般般,但在网络上却很受欢迎。盗版下载量和网站播放量都特别高。
等杨澜访谈录播出,效果肯定更好,毕竟有东方卫视这种平台。
可以刷逼格。
陈贵良没有想到的是,他跟杨岚聊了半天,最后火起来的却是“慎独”二字。
因为这节目有很多企业家、高管和白领收看,他们觉得“慎独”特别有格调。打听之后,知道了“慎独”的出处,于是当成口头禅挂在嘴边。
甚至请来书法家,写下“慎独”二字挂在办公室。
企业家也追时髦的,一会儿追狼图腾的狼性文化,一会儿又追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后来还一窝蜂去追大刘的三体。
正巧这段时间于丹很火,论语什么的可以拿来装逼。
陈贵良说的“慎独”二字,赶上了于教授的儒学时髦,莫名其妙就在某些圈子里流行起来。
尤其是那些草莽出身,没啥文化又想把自己包装成文化人的企业家!
企业家们既然喜欢,玩成功学的“大师”们,自然也要采用这玩意儿。正好陈贵良就比较成功,可以作为成功学的现实案例。
妈的,这种场面想象一下:
一个看起来就很高档的大厅里,成功学大师西装革履站在台上,台下是无数付费参加培训班的成年人。
音箱里播放着阳光总在风雨后或真心英雄,大师讲述着陈贵良的励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