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仅仅只是这些也就算是了,偏偏他老师才把水浒传给写完,连最终的校正都没有完成,就撒手人寰了。
临死的时候,拉着罗贯中的手说他这辈子的心血都在这本书里面,恳请他一定帮忙校正完毕,并刊印成书,流传下去。
一直强撑着,看到他答应下来,这才流着泪咽气。
他还能怎么办?
只能是在接下来,优先校正老师的书,而后一边写自己的三国,一边求爷爷,告奶奶,想尽一切办法办法,来刊印水浒传。
这个时候纸张的价格算不得便宜,请人刊印,成本更高。
若是薄册子也就罢了,偏偏他老师写的水浒还是一本大部头。
这就更加烧钱了。
罗贯中不是没有想过,对水浒进行一定的删减,缩短篇幅,以此来节约资金。
但翻来覆去的看,只觉得这本自己老师呕心沥血之作,甄至完美,根本就删减不动。
哪里删减了都是一大亏损,有负老师所托。
所以,最终罗贯中一咬牙,一跺脚,把心一横,直接拿出已经不多的全部家底,自费印书。
把印好的书,赠送给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友人,让他们观看,并帮忙多宣传宣传。
他相信,凭借着自己老师的水准,水浒肯定会名声大噪。
今后会有一些书商看到有机可趁,主动花钱来印书来贩卖,如此一来,事情也就成了。
后面,事情果然如同罗贯中所想,老师的水浒大家看了都说好,很快就有了名气。
甚至于已经有书商准备开始印书售卖了。
再然后,属于朱洪武的铁拳来了。
朱洪武直接下了严令,禁止印刷,售卖和阅读水浒传。
违者严惩不贷。
甚至于还让人收过书。
在这等情况下,刚有了一个好开头的事情,戛然而止。
就连他罗贯中本人,受此影响,很多原本和他不错的友人,都不再和他来往了。
他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越发艰难,手头也越来越拮据。
原本出手还很阔绰,仗义疏财的他,也逐渐的变成了这个样子。
可见,这写的还真挺不容易,就连罗贯中这等行家里手,都落了个穷困潦倒的下场。
而也同样是因为有着这些缘由在,罗贯中最开始,在接到刘伯温的书信后,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