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然,叫花子就是叫花子,哪怕是当了皇帝也高贵不起来。
哪怕坐在龙椅上,身上穿着龙袍,也依旧是难以遮挡,那从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穷酸落魄气!
朱元璋看了胡惟庸一眼,还得是奸臣好用,尤其是大奸似忠的那种。
胡惟庸但凡能做到他说的一半,不,哪怕只有一小半,自己上辈子也不会真把他怎么样,更不可能废丞相。
中书省,户部都没有意见,这件事很快被推行下去。
一共一百张面额为两千五百贯的、上面印着大明国债字样,盖着皇帝玉玺,以及中书省,户部印章的债券就此出现。
期限四个月,利息为二厘,以夏税进行偿还。
而这一百张的债券,刚一印出来进行发售,不到半日的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甚至于还有不少后知后觉的人,在私下里找人托关系,加钱来向已经持有的人进行购买。
但这样的想法,却都尽数落了空。
不是说他们的关系不够硬,或是手中银钱不够多。
而是那大明国债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不得进行流转,不然作废。
这让很多人怅然若失,懊悔的捶胸顿足。
像是错过天大的好处一样。
痛心疾首之余,就开始打听皇帝什么时候会再次发这种债券。
这些想要购买国债的人,很多其实并不是真的看中了皇帝给的二厘利息。
而是这件事情,那非同凡响的意义。
当今的皇帝,那是出了名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特别痛恨贪官污吏,也痛恨那些行贿的人。
且皇帝一直以来都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般人物,哪里是寻常人能接触到的?
更不要说是能和皇帝扯上关系了。
现在,机会就这般明晃晃的出现了。
国家缺钱了,皇帝亲自进行借钱。
这哪里是在借钱?
分明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上进机会啊!
别说皇帝只是借三个月,且还给利息了。
就算是皇帝连本金都不给,那他们也是心甘情愿。
只能说,什么时候都不缺乏特别想要进步的人
新鲜走马上任的宣传使司的宣传使罗贯中,才上任第六天就遇到了这等事,立刻按照皇帝那里传来的消息,开始动笔撰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