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肯定会有一些人,说些不好的言语”
武英殿内,太子朱标斟酌着言辞,说着他在这件事情的意见。
“标儿,这没有什么不好的。”
朱元璋伸手给朱标拉了一张椅子,示意朱标坐下说话。
“这等善政,是不惧拿出来说的。
咱现在算是明白了,只会干好事,弄善政是不行的,还得会宣传。
要把国家做出来的善政,给宣传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这样,那些惯会说些怪话,会歪曲朝廷政令,并以此来误导众人的人,声音就会小上很多,影响力也会随之下降。
咱们以民为本的决心,也不用遮遮掩掩,必须要旗帜鲜明给打出来,并付诸一些行动。
如此,将会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朝着这件事上靠拢。
也尽可能的让百姓们知道,官府,至少咱这个皇帝,是真的想要他们过的好,也会为之努力,让他们过的好。
不要怕别人议论。
让那些狗东西们去说咱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还行吧!
咱们与咱们大明众多的仁人志士,众多百姓们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的达到咱们的目的!”
朱标看着自己父皇,显得有些怔愣。
一股无法言说的东西,自心间瞬间涌起,并冲向了四肢百骸。
心中的那些着急与一些不安,顾虑等诸多的情绪,瞬间荡然无存!
父皇总是这样,认准的事情就能一往无前,和父皇相比,自己差太远了。
自己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需要和父皇学!
同时,也觉得现在的父皇,和今年之前的父皇有了不少的不同。
以往父皇就让人敬佩,如今的父皇更加让人敬佩,或者说是崇敬。
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展现出令人心折,又极其鼓舞人心,让人坚定信心,一往无前的信念!
天界寺内,自从见了皇帝之后,回来就把自己关进禅房闭关的道衍,在看了大明日报之后,在原地怔愣了好一阵儿。
随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就出关了,求见皇帝。
比一月之期,足足提前了二十一天!
对于何去何从,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你真要这般做?”
武英殿内,朱元璋望着道衍询问,带着满心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