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放弃南越。
从那次放弃之后,南越再也没有回到华夏怀抱。
现代时,朱元璋看着地球仪不止一次的去想,要是南越那里老四他们彻底的站住脚,让那里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有多好。
别的不说,单单只是那超长的海岸线,就足够让人眼馋,能起到极大作用了。
而今重回洪武八年,他焉能错过?
便是道衍不去,今后他也会取!
“殿下,正所谓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唯有德行,唯有正道才能服人。
人心归附,才能无往不胜,事半功倍。
若反其道而行之,哪怕依靠权势,恐惧这些让人服从。
可大多也都是貌恭而心不服,做起事来,事倍功半”
文华殿内,在给朱标讲述了一些文章之后,今日的课业将要结束之时,宋濂借助着今日之课业,对朱标说出来了这样一番话。
宋濂是当代的名儒,而且还是老早就投靠朱元璋的文人。
经李善长推荐,和刘基,章溢,叶琛三人一起入应天。
宋濂被任命为江南儒学提举,并让其教授朱标儒家经典。
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宋濂还在教授朱标。
话说,老朱为了朱标的教育,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老师的阵容更是豪华到离谱。
当时的左丞相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为太子少保。
右都督冯胜为右詹事,胡美,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
一大票的开国文臣武将,都给配备了个齐全。
这其中,教授朱标最多,时间最长的就是宋濂。
朱标对宋濂也十分恭敬。
此时听到宋濂的话,立刻执弟子礼,表示自己谨记老师教诲。
宋濂见到朱标反应,微微颔首,显然分外满意。
“老师,您是想说锦衣卫的事情吧?”
朱标迟疑一下,而后直接开口问了出来。
宋濂闻言更加满意,自己这个学生不仅仅十分恭敬,也处处遵循儒家之道。
而且还非常的聪明。
不少事情根本不用自己明说,只需要稍微提点一下,他就能懂。
遇到这样的学生,让人三生有幸,是来报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