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了。
这件事,是自己多想了。
大哥是个顶尖的聪明人,不知道比自己聪明了多少。
这件事既然他这样说了,那肯定没有问题
接下来,随着李善长这边,飞速的朝着各地传去消息,
运行晦涩了将近半年之久的各地官府,迅速恢复了正常。
不,甚至于比以往的正常状态,运行的还要顺畅。
重中之重的各地夏税的征收工作,进展一日千里。
之前特别不好收的税,现在变得特别好办。
工作之中也不出现什么问题了。
就算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也都被迅速的加以解决。
收上来的夏税,除了留下来各自地方需要使用的之外,剩下的部分,则被飞快的朝着应天运送而去。
第一批夏税,居然比去年还要更早入应天两天!
后续的夏税,也陆续抵达应天。
江东门码头这里,停靠了很多运夏税的船只。
随着夏税的抵达,朝廷手里有了钱,那种之前眼巴巴盼着米下锅的状态,一下子就消失了。
按照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吩咐,第一件事,就是在几天之后偿还到期国债。
不仅仅本金一文不少,对应的利息也是分文不差。
这个事情发生之后,立刻在不小范围内引发了轰动。
一些原本就没有准备如约收钱的人,除了收获到了惊喜之外,还从这件事情里,看到了皇帝的信用。
并开始盼望着皇帝什么时候,能再发行国债了。
到了那时,必然要拼尽全力,尽量多购买。
这些购买到的人是这样的反应,那些早就想要购买,却没有买到的人,就更加的眼热,更加的想要购买国债了。
能光明正大的和官府攀上一些关系,尤其是是和皇帝攀上关系,哪怕这关系看起来只是寻常的借贷,不牵扯其他,可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更不要说,攀上这拐弯关系后,不仅仅不用花钱,反而还能得到一笔额外的利息,这如何不让人为之心动?
这一次小规模的借机发行国债,已经取得了比解决短暂的财政困难本身,更大的意义。
而在这些事情,紧锣密鼓推行的时候,各地需进京师报税的官员们,也都朝着应天汇集而来
北平。
大将军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