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除了治理黄河,就不能有点别的东西?
薛祥看着离去的王凯,哼了一声。
中都城的事情上,自己没得选,跟着李善长吃了个大亏。
现在有的选了,还有人过来想要推着自己,往一些事情上去,把自己当成傻子用,怎么可能!
他薛祥不参与这些政事,只干事实!
王凯这家伙,今后也可以找机会,将之弄下去了。
工部的官员,做好本职工作就好,没事干掺乎那么多作甚?
还想拉自己下水,把自己当成傻子用,真以为自己这个工部尚书,只会治水,营建工程了?
军器局下辖的火器营,被人称为万户的陶成道,也在趁机写奏疏。
他的那些弟子,在知道了老师的想法后,第一时间就进行劝阻。
天变这样大事,是那些朝臣们和皇帝该考虑的事,自己老师一个制作火器的人,掺乎这个干什么?
做出更好的火器来,比什么都强。
陶成道却不听,说值此大好时机,说什么都要上奏疏。
万万不能错过。
而在见到自己老师,写的奏疏是什么后,陶成道的这些弟子们,一个个面面相觑。
不是自己这老师的奏疏,写的也太出人预料了吧?
确定这是奏疏?
确定这奏疏能送给皇帝看?
陶成道却自信满满:“这等时刻,我火器营不能没有声音,就这么写!”
一篇震动人心的揭帖出现后,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
有些人吓的偃旗息鼓,不敢再有什么动作。
有的人,却变得振奋起来,觉得这个一个千载良机,不可错过。
正当趁天变之威,携揭帖之大势,好好的规劝皇帝。
于是,诸多奏疏雪花一样的飞入中书省。
胡惟庸这次,没有对送上来的众多奏疏做甄别,一股脑都给送到了皇帝那里去。
不像以往那般,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这个丞相直接就处理了,不用往皇帝那里送。
“薛祥这个工部尚书,来凑什么热闹?
中都城上吃的亏还不够大?还没有长记性?”
武英殿内,爆肝狂魔朱元璋,正在那里飞速的观看,这数量远比平日里多上太多的奏疏。
左手边上,堆放着小山般的奏疏,这些都是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