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勋贵们大量的解除,也不明智。
再加上皇帝这一年以来的诸多作为,也越来越有章法。
很多都是在为百姓着想,为大明考虑。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愿意为皇帝效力。
并且,经过了这次担任凤阳知府,在处理中都城的事情上,经历了一番洗礼之后。
郑士元再去看别的事情时,都不觉得有什么了。
再难又能难得过这段时间以来,和淮西勋贵之间进行的交锋?
当然,他能和对方斗这么长时间,还能活着,是因为背后有皇帝在站着。
许多淮西勋贵对自己恨之入骨,却也不敢真的要了自己的命
提拔了这这两个重要官员后,朱元璋又任命了五人,便不在市舶司上多安排人手
更多的班底,由老四和郑士元他们来选用。
朱元璋没有全部都大包大揽。
至此,市舶司的大致框架也算是搭起来了。
不过,距离市舶司的正式运行,还需要一些时间
三天之后,郑士元这个市舶司的副提举,从京师这边出发。
他没有前去松江府,反而是去了苏州。
市舶司要设立在松江,郑士元却去了苏州,这事看起来有些奇怪。
但又没有那般奇怪。
毕竟如今这个时候,相比于其余地方,苏州那才是真正的丝织业的中心。
论起富庶,连松江府都比之不上。
这一次事情的关键在苏州。
郑士元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除了他,以及所带领的一些署官之外,还有五百甲士随行。
这样的阵仗,把不少人都给看呆住了。
知道的郑士元是要开设市舶司。
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打仗呢。
“这皇帝,是真不把咱们这些人当人看!
也太黑心了!
居然要设立市舶司,还要把税收到十税六!
心真黑!
这等重税下,张老爷他们这些人又能赚多少?
还真是要赔钱!
怪不得张老爷他们到现在,都不开工。
开工就赔钱,要我我也不干。”
苏州这边,可以说已经是人心惶惶了。
无数在纺织,还有在其余作坊做事的人,心里面都特别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