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织工等人,也给解决了。
这一次苏州府这边闹出来的事儿,是真不小。
都杀官吏了。
造反的事,历来都被朝廷、尤其是皇帝高度重视。
处置起来都是从严从重。
“你准备怎么劝说他们?”
朱棣声音不咸不淡,让人看不出喜怒。
郑士元道:殿下,臣愿意自己只身前往,去见这些人。
给他们分说利害。
臣发现,这些人之所以会被人蛊惑,最重要的是很多有心之人,故意污蔑朝廷,开设市舶司的决策。
把作坊不开工的所有原因,都给归结到了这上面。
对市舶司进行了妖魔化。
报纸的覆盖面还是不够广,读书识字的人还是太少。
而这些做工的人,大多并不识字。
再加上很多有心之人,专门传递捏造虚假消息。
很多都被蒙蔽。
微臣去给他们分说明白,又有殿下您带兵来到苏州这边,狠狠打击了贼人士气。
他们肯定会明白事理的。”
听了郑士元所说的话,原本面色严肃的朱棣,忽然间笑了。
“你这是担心,我会把这些人也都给杀了吧?”
被点破心思,郑士元露出一些尴尬之色。
“放心吧,我才不会这么干。
从京师离开的时候,父皇就与我说。
苏州,以及松江杭州等地的事,根源不在这些人身上。
而是在那些海商身上。
百姓们得到消息的渠道少。
很多的渠道来源,都是从别人口中听说。
这些海商,还有开作坊的很多人,都是他们的熟悉的人。
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织工等人更容易相信。
这次的事儿,真正该死的不是这些被人欺骗利用的百姓,而是那些道貌岸然,实则一肚子坏水的海商。
谁对谁错要分清。”
听到朱棣的话,郑士元不由的长出一口气。
心中的不安,也要彻底消失。
他最怕的就是,造反这种事情太过于敏感。
皇帝从重处罚。
一旦如此,那必然会杀个人头滚滚。
这诸多的海商被杀一点都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