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皇帝全然不顾这些,大明必然不能长久。
自从宋朝以来,文贵武轻的事儿就已然形成。
朱元璋倒行逆施。
如今还弄些歪门邪道进国子学,妄图乱我儒家正统。
太子殿下身为儒家之人,心里面对此也十分不好受。
那么咱们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做出一些事情来。
先从国子学那里下手,把国子学握在我们手里,随后进行溯本清源。
是最要紧,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事。
这事儿不能再等了。
这件事很安全。
因为一切都是合理合规。
一方面宋讷的确实是到了该致仕的时候。
这是皇帝之前亲自定下的。
另外一方面,宋濂在国子学那边,又是如此不得人心。
闹的乌烟瘴气,引发了众怒。
弹章送上去,让皇帝见识到了宋讷的真面目。
宋讷会被皇帝允许致仕,十有八九。
那就算是办不成,皇帝那边,也不会追究弹劾宋讷的事。
就算追究了,那也是追究国子学的那些助教,追究不到你这里。
弹章是那些助教上的。
余部堂你这里,只是按照规定,行使你的职权罢了。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皇帝这边,真的想要在一些事情上,对余部堂有些动作,那也无妨。
到了那个时候,太子殿下就该出马了。
别的事情上太子可以顺着朱元璋。
可在这样的事情上却不会。
必然会加以援手。
只要太子说上几句话,那依照太子在皇帝生心中的地位,那这事也就过去了。
太子的面子很大,皇帝不会折了他儿子的颜面。”
余熂点了点头,对于景山先生的这话,他也同样很认同。
因为事实情况就是如此。
“再说,太子殿下身边很多可都是咱们的人。
平日里或许可以不说话,
可遇到这种事情,又岂能置身事外?
要是真的事情不太对,咱们这里也可以让太子殿下身边的人,给太子殿下打声招呼。”
“景山先生的意思是说,景濂先生也在关注这事?”
玉溪的神色,一下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