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的上级。
在李善长从中书省左丞相的位置退下之后,当时中书省的右丞相,就是汪广洋。
没有左丞相,他这个右丞相便是一家独大。
当时胡惟庸是中书省的左丞。
左丞和左丞相只有一字之差,地位却千差万别。
左右丞是位于丞相之下的,属于丞相的副手。
按照正常道理来讲,左右丞是斗不过左右丞相的。
但可惜,胡惟庸是一个很有能力,权力欲望极大的人。
作为下属,他并不老实,他太想进步了。
对于阻碍他进步的汪广洋,没少用手段。
各种的让人进行弹劾,再加上汪广洋也确实犯了些事儿,被朱元璋给罢了丞相的职位,撵到地方去当官去了。
而后,这才有了胡惟庸的升迁,从原本的左丞变成了右丞相,取代了汪广洋。
空印案之后,又从右丞相成了中书省的左丞相。
右丞相的位置便空悬了。
而按照一般的规矩来说,接下来能成为右丞相的人,那一般而言都是从左右丞上面去选。
只是这么长时间下来,左右丞可以说基本上,已经被胡惟庸给调教的差不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让他们,来当中书省的右丞相。
为了限制胡惟庸,就把汪广洋给找了回来,让汪广洋继续担任中书省的右丞相。
对于胡惟庸,朱元璋那就是既拉又打。
让他做事,但同时也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一定的防范。
不能真让胡惟庸无法无天。
当然,暗地里在一些事情上,有一些放纵也是有的。
不然胡惟庸若是不造反了,他这边再想找个理由,更加顺理成章的把胡惟庸给杀了,将丞相,以及中书省给废了,可就不太好办了。
上辈子的时候,汪广洋就被朱元璋给从地方上召了回来,让他再次进入到了中书省担任丞相。
但可惜汪广洋很摆烂。
这辈子朱元璋,又将汪广洋给找了回来,做出了同样的安排。
只不过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朱元璋对汪广洋,进行了单独的召见。
把大明富强,需要汪广洋这样的老臣继续出力等事情,说与了汪广洋听。
朱元璋觉得,经过了自己的这样一番谈话,汪广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