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嘛,热血上涌,谁不渴望建功立业,驱除鞑虏,扬威域外?
咱也理解,咱还支持。
可是,他干出来的那一系列破事,真真就不是人干出来的。
比如御驾亲征这个决定,做的格外的仓促。
在不顾阻拦,决定御驾亲征之后,只给了三天的准备时间,就带着十几万大军出关。”
马皇后面色陡变,这不是瞎胡闹吗?!
她虽是一介女流,不曾掌兵,可是从战争年月里走来,见过了太多征战。
见识过重八是怎么用兵的。
兵马,可不是说你想一下子召集多少就能召集多少的,也不是说能开拔就能开拔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事儿不是说一说。
小股部队另说,可是召集这么多的兵马,只三天的准备时间,哪里够用?
从命令下达,到兵马动员,到武器粮草这些东西的筹备,至少也得一个月。
结果,他只用了三天?
这不是闹吗?
她现在,倒是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大明的武勋,会在这个时候出现这么一个大的衰败了
“大军刚出京师,行不几日,便遇秋雨连绵。
北方那个时节下秋雨,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大军走的匆忙,哪里带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以及相应的帐篷这些?
王振他们还不让休整,冒雨行军。
只这秋雨,就令大军狼狈,因此而死,得疾病者不知凡几。
军心士气低落,在这个时候,不断的有人出声请求朱祁镇退兵。
王振为之大怒,令这些人去巡营,甚至于还让尚书等人跪在雨地里几个时辰。
王振那个时候真的是权势滔天。
此人从正统四年开始,便崭露头角,能同时获取太皇太后,以及辅政大臣三杨等人的好感。
同时还能获取朱祁镇的信任,愈发无法无天。
等到太皇太后等这些人去世后,完全就属于一个无人能治的状态
不然也不至于能嚣张跋扈的砸咱立的铁碑,在亲征途中,能隔绝天子和朝臣。
连朱祁镇此番御驾亲征,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的撺掇。
就这样一路行到了大同那边,结果得到的消息是,大同这里早已败了。
被镇守太监告知的危险后,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