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裴元想着事情,也懒得理会她。
目光落到焦妍儿身上,裴元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她的祖父,内阁大学士焦芳。
说起来,焦芳也是高寿之人,还有几年好活呢。
倒是能发挥余热。
而且因为焦芳精准减持,在刘瑾倒台前三个月就提桶跑路,所以事后不管百官怎么弹劾,都屹立不倒。
焦老爷子的一生,如果概括总结的话,大概是这样的。
少年得志。
中年得志。
老年得志。
然后以内阁首辅大学士全身而退,得以善终。
这种政治老狐狸要是能帮一把,或者把焦芳的残余势力收拢,说不定就能大大改善处境。
只不过,裴元只是简单一想,就放弃了这个决定。
先不说焦芳能不能看上自己,光是焦芳自身,就有一个很大隐患。
因为焦芳是个超级地域黑,特别讨厌南方人。
具体一点,是余姚人和江西人。
再具体一点,是谢迁他们村和彭华他们村的人。
焦芳这个人能地域黑到什么程度呢?
他为官的时候,每斥退一个南方人,就会很高兴。即使是谈论古人,他也一定诋毁南方人而赞誉北方人。
正德天子刚登基的时候,大明的大臣们立刻热切的想起了当年“朱允炆未成年时代”和“朱祁镇未成年时代”,那美好的保举制。
那还犹豫什么?
牛市又来了,风口又来了,趁着皇帝小,直接上吧!
于是,内阁大臣们赶紧连夜颁布了“举怀才抱德之士”的诏书,打算趁机解决官员子弟的就业问题。
各处的地方官员立即行动起来,纷纷上书,互相举荐同事们德才兼备的好儿子。
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掌握了意识形态解释权,并充斥整个大明官场的南方人,再次成为大赢家。
大量的南方人这次直接不用考试,就一步到位,进入官场了。
焦芳身为河南进士,本身在官场就比较吃亏,容易被人抱团排挤。
然后,焦芳看到推荐上来的那些德才兼备的读书人,粗粗一看,南方人。
嗯?
仔细一看,余姚人!
刷、刷、刷,焦芳继续翻开一摞,推荐的全特么是余姚人